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草地奶牛综合利用项目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贵州省开展的"贵州省草地农业系统项目"之一,是以新西兰"种草养畜,实行全草型放牧饲养"为模式,其特点是"低成本,低投入,高效益".项目具体实施是在清镇簸箩片区.簸箩是清镇的一个贫困山村,荒山草坡较多适于发展草地奶牛.通过本人几年的兽医工作,体会到奶牛由舍饲型突然转变为放牧型,由于环境及饲养方式不同,各种疾病较多,要搞好草地奶牛工作,必须要注意奶牛疾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2.
抓好奶犊牛饲养管理是培育优良后备奶牛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就清镇奶农饲养奶牛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奶犊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牧舍结合提高肉牛养殖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遵照贵州国际草地畜牧业标准化体系,按照草畜平衡的理念,采取季节性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肉牛养殖模式,既降低养殖成本,又满足肉牛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达到24月龄时肉牛出栏体重为480 kg以上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清镇市奶牛基地共有奶牛饲养专业户300余户,饲养奶牛1000余头,年产犊牛900余头,其中用作培育后备牛的母犊有400余头。由于农户对犊牛的饲养管理相当粗放,致使犊牛断奶成活率很低,仅为82%,断奶后的母犊体况较差,生长发育不良,以致出现大量僵犊。  相似文献   
5.
初乳是指奶牛生产后7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其成分和lO天以后母牛分泌的常乳存在着很大差别,尤其是产犊第一天的初乳最为重要,其中富含大量免疫球蛋白,它对初生牛犊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从中获得抗体、增强抵抗力十分重要,是其他食物所无法代替的。初生犊牛食量小,而奶牛产后初乳丰富。农户在饲喂犊牛时缺乏合理的初乳饲喂计划.不重视对初乳的储存,大量初乳被废弃掉.或用于饲喂其他大犊牛,而所产犊牛只能得到7天的初乳,7天后母牛转为常奶生产期,小犊牛也只能用常奶饲喂了。有的奶农用初乳饲喂犊牛,喂量时多时少,奶温时高时低。易造成犊牛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导致体况柔弱。  相似文献   
6.
影响奶牛受胎率的因素较多,其中子宫内膜炎的影响较大。很容易引起早期胚胎流产(又叫隐性流产)。因此出现屡配不孕。受胎率低下。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一些典型子宫内膜炎,症状表现明显。如黏液带脓。直肠检查子宫变粗变硬。容易引起技术员的重视而进行及时治疗。所以能治愈并正常配种受孕。而部分牛只患轻度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时。症状不明显。发情正常。发情黏液透明无混浊现象。直肠检查子宫正常、卵巢正常。卵泡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业,导致全国养牛热.就清镇市而言,仅在2002年就从浙江、江西新进奶牛近100头,2004年又从陕西购进200多头奶牛.但是奶牛养殖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技术含量较高,风险也较大.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奶牛养殖技术知之甚少.许多农民仅凭道听途说或头脑一时发热蜂拥而上,加入养奶牛大军,导致奶牛饲养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甚至亏本.本人从事奶牛畜牧兽医技术工作多年,通过对奶牛专业户的直接接触和了解,发现存在问题最多的主要是新的奶牛养殖户.笔者仅将新养殖户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