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利用反转录 ( RT)和 PCR技术完成了 5株近期 ( 1 997~ 1 998年 )猪瘟流行毒和 1株猪瘟 C-株弱毒疫苗毒 (兰州 ) Erns(或称 E0 )基因的核酸序列测定。通过序列分析发现 ,这 5株流行毒与 C-株疫苗毒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 83%~ 84%;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88%~ 91 %,我国 50~ 60年代流行的中国石门株 ( SM)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 8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89%~ 91 %。而 5株流行毒间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 91 %~ 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4%~ 98%。  相似文献   
2.
猪温流行野毒E^rns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反转录(RT)和PCR技术完成了5株近期(1997-1998年)猪瘟流行毒和1株猪瘟C-株弱毒疫苗毒(兰州)E^rns(或称E0)基因的核酸序列测定。通过序列分析发现,这5株流行毒与C-株疫苗毒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3%-84%;推导的氮其酸序列同源性为88%-91%,我国50-60年代流行的中国石门株(SM)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5%;氮其酸序列同源性为89%-91%。而5株流行毒间的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1%-98%;氨其酸序列同源性为94%-98%。  相似文献   
3.
<正>水是维持畜禽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物质,约占猪体重的1/3~2/3,一切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体内生化过程都需要在水的参与下进行。一切生理活动,如体温调节、冷热应激、营养运输、废物排泄等,大部分都是在水的参与下完成的。一头体重50千克左右的猪,每天约需水8~15千克,失水1/3生命受到威  相似文献   
4.
急、慢性猪瘟病毒分离株和疫苗株E2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反转录(RT)及套式PCR(N-PCR)扩增并测定了6株具有不同表症近期甘肃省猪瘟流行野毒及C-株细胞疫苗毒的主要免疫原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序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株流行野毒与C-株疫苗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2%-84%,流行野毒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9%-99%之间,并且明显可分为二个组群,病毒株所属组群与其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流行野毒与C-株毒在中和抗原决定簇上有部分氨基酸存在性质差异,可能影响C-株毒对流行野毒的中和滴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反转录(RT)及套式PCR(N-PCR)方法扩增了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兔脾组织毒主要保护性抗原E2(gp55)基因,成功地将其克隆并测定了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已发表的猪瘟病毒(HCV)E2基因序列比较的结果是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SK6)毒、C-株疫苗(犊牛睾丸细胞,HCLV-C)毒、HCV-SM株(石门)毒、Brescia株(荷兰)毒、Alfort株(德国)毒的E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7%、98.34%、94.58%、91.00%、80.78%;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5%、97.37%、94.22%、91.60%、89.23%。对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毒、经典强毒及国内流行野毒E2上的A、B、C三个中和性抗原区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其结果为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毒的差异很小甚至没有差异,而与流行野毒及经典强毒在B、C区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经典强毒石门毒与国内80年代和90年代流行毒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表明我国猪瘟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6.
廊坊市人工增雨作业区粉尘银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伯华  宫进忠  陈宝江  展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82+6593-6582,6593
根据催化剂AgI的化学性质和人工增雨的天气学原理,选取廊坊市3个增雨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的面积各约50~100 km2范围内的地表粉尘样品进行银含量测定分析,探讨人工增雨区粉尘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业影响区较对比区粉尘银含量略有提高。人群身心状况调查显示,人工增雨对人类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廊坊部分设施农业发展情况和分析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情况得出,接受现代农业气象精准服务的设施农业园区经济效益高于普通农户的经济效益,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发挥了一定作用。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当前需求提出,应加快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建立集气象要素监测与预警预报、植物生长情况监测及病虫害发生发展预报与防治指导、植物生育期气象指标及调节生长环境决策于一体的为农气象服务指挥平台等建设性意见,以利于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造福"三农"。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X毒株细胞适应的第5代、第11代和第17代毒感染38日龄非免疫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确定X毒株的毒力,并比较3个代次毒的致病性差异,进而利用RT-PCR扩增其VP2基因可变区,测定其核苷酸序列,从分子生态学角度研究了非鸡胚源细胞传代培养对IBDV X毒株毒力和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DV不X毒株表现为中等毒力,在Vero细胞上传代后,其毒力有所减弱。VP2可变区氨基酸序列有3个位置发生了替换,即第5代在酸残基262位为半胱氨酸,而第11代毒和第17代毒则变为酪氨酸(Cys→Tyr);第5代毒的290位为缬氨酸,而第11代和第17代毒则变为蛋氨酸(Val→Met);第5代毒和第11代毒的316位为赖氨酸,而第17代毒则变为精氨酸(Lys→Arg)。290位氨基酸替换导致该区域二级结构的改变,并对IBDV的抗原性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这些氨基酸残基可能对维持IBDV的毒力和抗原性是必要的。通过毒株间VP2可变区序列的比较和系统发生树的分析,证明IBDV X毒株与Bursin-2疫苗毒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 IBDV) X毒株细胞适应的第 5代、第 1 1代和第 1 7代毒感染 38日龄非免疫雏鸡进行致病性试验 ,确定 X毒株的毒力 ,并比较 3个代次毒的致病性差异 ,进而利用 RT-PCR扩增其VP2 基因可变区 ,测定其核苷酸序列 ,从分子生态学角度研究了非鸡胚源细胞传代培养对 IBDV X毒株毒力和抗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IBDV X毒株表现为中等毒力 ,在 Vero细胞上传代后 ,其毒力有所减弱。VP2 可变区氨基酸序列有 3个位置发生了替换 ,即第 5代毒氨基酸残基 2 62位为半胱氨酸 ,而第 1 1代毒和第 1 7代毒则变为酪氨酸 ( Cys→ Tyr) ;第 5代毒的 2 90位为缬氨酸 ,而第 1 1代和第 1 7代毒则变为蛋氨酸 ( Val→Met) ;第 5代毒和第 1 1代毒的 31 6位为赖氨酸 ,而第 1 7代毒则变为精氨酸 ( Lys→Arg)。 2 90位氨基酸替换导致该区域二级结构的改变 ,并对 IBDV的抗原性有显著影响。上述结果提示 ,这些氨基酸残基可能对维持IBDV的毒力和抗原性是必要的。通过毒株间 VP2 可变区序列的比较和系统发生树的分析 ,证明 IBDV X毒株与 Bursin-2疫苗毒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因搭桥技术,在Klenow DNA聚合酶作用下,分别合成猪瘟病毒E2蛋白的3个抗原表位基因,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3X进行连接、转化和筛选鉴定,构建了3个重组质粒pGEX-C、pGEX-D和pGEX-E。在IPTG的诱导下.实现了可溶性蛋白的融合表达(GST-C、GSTD、GST-E),以GST亲和层析柱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应用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E抗原表位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GST-E具有免疫学活性,而C和D的抗原表位基因虽然都表达了融合蛋白GST-C和GSTD,但未检测到免疫学活性。免疫攻毒保护试验表明:融合蛋白GST-E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功能,为多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