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14-3-3蛋白家族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可结合多种靶蛋白参与植物代谢、发育以及胁迫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和信号途径。 TaGF14m基因是14-3-3基因家族成员之一。本研究以中国春为材料,对其进行了克隆和分析,并通过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分析该基因在盐胁迫下的功能。结果表明, TaGF14m基因含有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为789 bp,编码262个氨基酸;小麦幼苗叶片中 TaGF14m基因在盐胁迫下上调表达;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过表达 TaGF14m的转基因拟南芥在盐胁迫下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长也显著变短;SOS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显示, TaGF14m基因可能通过SOS途径负调控盐胁迫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实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能够导致农业生产力降低甚至造成植物死亡。植物在盐胁迫下的响应策略一直是抗盐分子机制的研究热点。转录组不仅可以更好地研究植物盐胁迫条件下的基因结构和基因功能,而且能发掘抗盐基因。目前,基于转录组技术的种质资源鉴定及精确育种已广泛地应用于植物抗盐育种研究工作中。本综述总结了转录组技术在植物抗盐育种上的应用,浅谈不同植物材料对盐胁迫的响应,为植物抗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种子萌发期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知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种子萌发期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能力,采用8个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的响应,评价了二者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非干旱和干旱条件下,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均高于黄花苜蓿。轻度干旱(PEG 4%)可促进两种苜蓿的种子萌发;中度干旱(PEG 8%~12%)对两种苜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重度干旱(PEG 16%~20%)抑制作用更强。黄花苜蓿受抑制程度大于紫花苜蓿。极端干旱条件(PEG 24%~32%)下,两种苜蓿的种子完全受到抑制,不能萌发,但种子活力依然存在。复水至水分条件适宜时,仍能萌发。参考隶属函数法采用多个相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高于黄花苜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