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畜牧兽医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羊的巴贝斯虫未定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灿  白启 《中国兽医学报》1997,17(2):116-119
  相似文献   
2.
以长角血蜱疫苗候选抗原为例,从长角血蜱蛋白水解酶、蜱生殖和发育相关分子及RNA干扰技术、IgG结合蛋白技术几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蜱疫苗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蜱疫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巴贝科(Babesiidae)和泰勒科(Theileriidae)的原虫统称为梨形虫,属顶复门(Apicomplexa)、梨形虫亚纲(Piroplasmasina)。由上述2个科的原虫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梨形虫病。以前的分类将其隶属于孢子虫纲的血孢子虫目,故称其为血孢子虫和血孢子虫病,又称焦虫和焦虫病。梨形虫由蜱传播,有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介绍了采用国产蝇毒磷7511乳粉配成的0.025—0.05%水治疗猪疥癣的试验。乳液一次药浴疗效达100%,用药后猪体未出现任何中毒反应。治疗后第二天猪的痒觉减轻,第三天痒觉消失。一周后擦伤皮肤愈合,痂皮开始脱落,皮肤变得光滑。半月后新毛长齐,猪体状况显著改善,食欲增加,体重也明显增加。由于本药对猪疥癣的疗效高,使用安全方便,建议生产单位扩大生产,以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脂类是肉的主要成分,有增加肉的风味、嫩度和多汁性的特点,但脂类又是肉质变坏的主要因素,同时给肉品加工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了延长肉品的保质期,普遍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合成抗氧化剂,但由于其在肉品中的残留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等安全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反对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具有抗氧化作用意义的天然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VE、硒、VC、VA等。本文就VE在保护肉质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宁县两种羊巴贝斯虫的传递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采自甘肃省宁县湘乐镇柏树底村自然感染绵羊的含虫血,用液氮保藏,带回实验室后解冻,经颈部皮下以50mL分别接种未除脾绵羊1只,除脾山羊1只,用采自疫区羊体的半饱血若虫和成虫、饱血若虫,森林革蜱次代幼虫,各自分别叮咬感染1只未除脾绵羊,结果含虫血接种的绵羊和山羊均被感染,在血液涂片中观察到了两种巴贝斯虫,一种是大型的巴贝斯虫未定种,另一种是小型的绵羊巴贝斯虫,潜伏期为9 ̄11d,蜱叮咬的羊只均未感染  相似文献   
8.
9.
利用某些虫种宿主体的带虫期具有显著差异的这一生物学特性,从绵羊巴贝虫和一种大型巴贝虫的混合种感染羊体,分离出1株绵羊巴贝虫单一种,同时对该种在除脾山羊,除脾绵羊,未除脾绵羊和感染后再除脾绵羊体内的繁殖特性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山羊对该种不敏感,只是处于带虫水平;绵羊巴贝虫在未脾绵羊体内亦不能大量繁殖,染虫率最高为0.80%,临床上只有轻微的体温反应和贫血,在除脾绵羊体内该种能达到较高的繁殖水平,试  相似文献   
10.
用特异引物BG-1和BG-2从南京株吉氏巴贝斯虫cDNA文库中克隆出ssrRNA序列,测定了该序列的核苷酸组成。通过基因库同源性查询表明,该序列与美洲株吉氏巴贝斯虫ssrRNA具有87%的同源性。本实验通过优化BG-1和BG-2引物对ssrRNA基因的扩增反应条件,建立了对吉氏巴贝斯虫的特异、敏感的诊断方法。该方法可广泛用于其他血液原虫的PCR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