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PN3)参与哺乳动物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但是有关它的确切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APN3基因在草原红牛多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CAPN3基因在所检测草原红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瘤胃和背最长肌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草原红牛脾脏中的CAPN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十二指肠和瘤胃中的CAPN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和背最长肌。本试验为肉牛肉质性状的改良提供了分子遗传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草原红牛体内CAPN3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旨在评估连翘体外抗H5N1和H9N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AIVs)增殖及其介导炎症的效果,本试验制备了连翘水提液,首先采用CCK-8法测定了连翘水提液对DF-1细胞的安全浓度,并通过3种处理方法(药液预处理病毒后感染细胞、先感染病毒后给药、先给药后感染病毒)来筛选连翘水提液的最佳给药方式;在最佳给药方式下,使用TCID50法检测禽流感病毒H5N1和H9N2的增殖情况,并采用qRT-PCR检测了炎症相关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连翘水提液对DF-1细胞的最高安全浓度为4 mg·mL-1;先感染病毒后给药是最佳的给药方式;在最佳给药方式下,连翘水提液能显著降低H5N1和H9N2 AIVs在各个时间点的病毒滴度,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与对照组相比,H5N1 AIV给药组中CX3CL1、IL8L1、CCL5、SCYA4、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H9N2 AIV给药组中CX3CL1、IL8L1、CCL5、IFN-β、IL-6和TNF-α的表达也有类似的下降趋势。这表明连翘能够抑制H5N1和H9N2 AIVs在DF-1细胞中的增殖,降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有良好的抗炎和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对濒危野生动物进行猎杀、滥食以及非法交易,但鼓励人工饲养种群的规模化养殖和商业化利用。这引起一个重要问题:即从野外非法猎取的野生动物,会假借人工驯养繁殖的名义合法地进入市场,这对执法部门如何精准鉴定动物来源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现有的依靠骨密度和头骨形态的鉴定方法不能满足需求。本研究以野外水貂(n=25)和人工驯养水貂(n=38)的下颌骨为对象,建立一个更为简便而有效的鉴别方法。下颌骨与咬肌构成一个杠杆系统,髁状突为支点,前臼齿和臼齿的齿尖为阻力点,各个齿尖到髁状突的距离为阻力臂。我们推测,野生水貂的食物质地较为坚硬,而人工饲养的动物食物柔软,因而野生水貂捕食和进食时需要更大的咬合力和咬合效率。这一差异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很可能导致阻力臂结构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足够明显,就可以据此建立动物来源的判别指标。通过测定髁状突到前臼齿第3齿尖以及臼齿上的下原尖和下前尖的阻力臂、齿冠长及齿尖高等数据,建立了13个判别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分析野生与饲养个体间的差异并进行判别分析,以已知来源个体的正确回判率来评价其有效性。结果显示,与野生组相比,人工饲养水貂下颌咬合杠杆的阻力臂更长,支持了我们的推测。在13个判别指标中,H2/L2(臼齿下前尖高和其力臂长之比)和CosA(犬齿沿矢状面的倾角)无性别差异,二者联合使用时,已知来源个体的正确回判率可达到91.20%,具有很强的鉴别能力。由于水貂是典型的小型食肉动物,因此本研究的结果对其他小型食肉动物的鉴别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PN3)参与哺乳动物体内多种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但是有关它的确切生理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APN3基因在草原红牛多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情况.试验结果表明,CAPN3基因在所检测草原红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十二指肠、瘤胃和背最长肌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草原红牛脾脏中的CAPN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十二指肠和瘤胃中的CAPN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和背最长肌.本试验为肉牛肉质性状的改良提供了分子遗传学依据,并为深入研究草原红牛体内CAPN3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体型最大的猫科(Felidae)动物之一,是极具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物。现有研究表明,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近交水平较高。尽管目前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逐步增长,但通过人工干预来提高野生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会更利于其数量的恢复,通过野化放归进行遗传拯救是一种关键策略,但实施遗传拯救之前,必须确定圈养个体与现存野生个体间的遗传关系。采用粪便DNA的高通量测序数据组装了51只横道河子圈养东北虎和13只完达山、老爷岭等地的野生东北虎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估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圈养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野生种群,所有遗传变异均为无害。部分圈养个体与野生种群同属一个进化支,且具有野生种群所不包含的遗传变异,可用于实施遗传拯救。此外,圈养种群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一个与当前野生种群关系很远的分支可能代表未知的地理种群,因此,建议对该远缘分支开展野外来源的追溯,确定其谱系地理学地位和保护价值,使其成为恢复野外历史遗传多样性的后备资源。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分析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外显子10的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选用30头草原红牛与145头中国荷斯坦牛为材料,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该基因外显子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对突变位点用SPSS软件分析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HR基因外显子10的扩增产物被限制性酶BsaH I酶切消化后表现出多态性,经电泳检测显现AA、AB、BB 3种不同的基因型。使用SPSS软件对所得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中,AA型个体乳脂率显著高于BB型(P<0.05),AA型个体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AB型个体(P<0.05),AA型为优势基因型,等位基因A可显著提高个体的乳脂率,降低个体体细胞数,为中国荷斯坦牛的早期选种选育、改善乳品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提高苜蓿种子在盐碱地中的萌发率,为盐碱地苜蓿重建提供参考.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pH梯度盐碱土浸提液和盐碱土对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非盐碱土(pH 7.48)和苏打盐碱土(pH 10.67)按不同比例配制得到],以及NaHC03和Na2C032种不同浓度梯度碱性盐(0,40,60,80,120,160mmol/L)对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种子在盐碱土浸提液胁迫下,当pH在8.0~8.6,电导率在1.0~1.5 mS/cm时,苜蓿种子萌发率>80%,适宜苜蓿种子萌发;随着盐碱土 pH上升,盐碱胁迫增大,紫花苜蓿体内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在pH为8.57时,脯氨酸含量有所降低,株高达到最大值,存活率达到最大值,为50%;随着碱性盐浓度增加,植物体内的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盐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均在盐浓度为16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Na2C03胁迫对苜蓿幼苗的伤害要大于NaH-C03,"公农1号"紫花苜蓿对Na2C03耐受度为60 mmol/L,对NaHC03耐受度为80 mmol/L.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究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onditioned medium,ADSCs-CM)对小型猪肝损伤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作者选取24头健康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组(IRI)、DMEM对照组(DMEM)、ADSCs-CM治疗组(CM)和ADSCs治疗组(ADSCs)。4组均通过腹腔镜技术建立小型猪肝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合并部分肝切除的肝损伤模型,IRI组移植生理盐水,DMEM组移植浓缩的基础培养基,CM组移植浓缩的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ADSCs组移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3、7 d采集血液与肝组织样本,使用肝功能检测试剂盒对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进行检测;使用氧化应激检测试剂盒对肝组织中丙二醛(MDA)、髓内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术后1、3 d:模型组和对照组肝功能严重损伤,发生明显氧化应激反应,CM和ADSCs治疗组显著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且氧化应激相应指标较模型组和对照组表达明显下降。术后7 d,各组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果显示:腹腔镜肝缺血再灌注合并肝部分切除损伤可致小型猪发生氧化应激反应,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条件培养基均可改善肝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对猪乳蛋白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其使用规则,在不改变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对人溶菌酶基因hLYZ的密码子进行了优化设计和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hLYZ基因与猪乳蛋白相关基因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存在明显差异,优化前后猪乳蛋白偏好性hLYZ基因(LYZ-Cas)共改变了109个碱基,约占hLYZ基因碱基总数的24.38%,G+C含量由47.0%下降至43.8%。改造前后hLYZ基因CDS序列所翻译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其氨基酸序列没有发生变化,二级结构预测及Nc值计算显示,其能够在猪乳中相对高效表达。本研究旨在分析并比较优化前后hLYZ基因密码子的生物信息学变化,使其在猪乳蛋白中高效表达,对于生产富含人溶菌酶的hLYZ转基因克隆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对于提高仔猪成活率,防治哺乳动物乳腺炎,提高乳品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acyl-coenzyme A-binding proteins,ACBPs)是一类脂类转运蛋白。它们对酰基辅酶A和磷脂具有高度的结合能力,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功能结构域和分子量大小不同,将植物ACBPs家族分为四类。随着已知基因组序列物种的增多,在越来越多的植物中发现了ACBPs。来自不同植物来源的ACBPs家族呈现出多样化的亚细胞定位和生物学功能。为了发现植物ACBPs基因家族功能在陆地植物进化过程中,尤其是在单、双子叶分离后发生的变化,总结了已报道的植物ACBPs的亚细胞定位和基因功能,并有针对性地对84种植物第四类ACBPs氨基酸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和进化关系分析。单、双子叶第四类ACBP除了具有保守的功能结构域序列,还拥有各自独特的序列特征。以上序列差异为将在植物中研究第四类ACBP亚细胞定位及基因功能提供重要信息。最后提出随着单双子叶植物的分离,ACBP的功能也发生了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