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距蜂箱10 m 的地点放置质量浓度为0.75 kg· L- 3的蔗糖液,以测定各日龄意蜂的个体采蜜量.结果表明,采集蜂最小日龄为3 日龄,13~27 日龄段的工蜂采蜜量最高,每只蜜蜂每次采集69.44~75.25 m g;12 日龄以前的标记蜂采蜜量不稳定,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趋于稳定;在测定地点,标记蜂11 日龄开始明显增多,直到28 日龄后减少.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初步判定,近距离采集的适龄采蜜蜂为 13~27 日龄.此项研究结果对蜜蜂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气门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两种,都是由圆形且带有锥面的头部和圆柱形的杆部组成。气门头部的锥面用来与气门座的内锥面配合,以保证密封。气门杆部同气门导管配合,为气门运动起导向作用。在使用中气门常见的耗损有:气门杆部及尾端的磨损、气门杆的弯曲变形、气门工作面锥面磨损与烧蚀等。  相似文献   
3.
农用运输车轮胎具有支撑车体、货物及人的重量,吸收从路面传来的冲击力,缓冲冲击的功能。另外,轮胎还有自动回正的能力,使农用运输车正常转向,保持直线行驶。轮胎是农用运输车行走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本约占车辆购置费的9%。轮胎使用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车辆性能,关系到运输成本和材料消耗。由于人们对轮胎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坏而提前报废。因此,驾驶员应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好轮胎,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配气机构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做功顺序或点火次序的要求,适时地开启和关闭每个气缸的进气门及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新鲜空气(柴油机)及时地进入燃烧室,并将燃烧后的废气及时地排除气缸。由于可燃混合气或新鲜空气被吸人气缸越多,则发动机可能输出的功率就越大。因此,在使用中要定期地对配气机构进行检查维护,以保证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达到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病毒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是病原感染与机体防御机制之间的激烈战争。当病毒入侵机体并进入宿主细胞后,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将被其挟持以完成病毒的自我复制和传播,因此辅助病毒复制的宿主因子是影响病毒复制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核内复制的病毒来说,病毒基因组入核是其复制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核孔复合体蛋白在病毒复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全面系统地了解细胞与病毒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为开发新型高效抗病毒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本研究根据近年来对病毒入核机制的研究进展,概述核孔复合体的结构特征,细胞核转运过程,病毒入核的多种策略以及核孔复合体和相关核孔蛋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等方面,为相关病毒防治研究提供系统深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一大属,有2000多个血清型,广泛存在于人和各种动物的肠道内。在自然界中,家禽是其最主要的贮存宿主,沙门氏菌依病原体抗原结构的不同分为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和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主要引起鸡和火鸡发病,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广泛感染各种动物和人。它不但会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确熟练地驾驶农用运输车,遵循行之有效的一些规章制度、办法,对确保安全行车,减少车辆机件的磨损,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兽医卫生防疫措施猪场生产区及猪舍门口均设消毒池(生产区的池宽应在3米以上),池内加2%氢氧化钠或其他消毒液,每星期更换1次。冬季可加入适量食盐,以防消毒液结冰。猪舍内应保持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猪舍内外每天必须清扫1次。每天必须用消毒液将所有饲养用具消毒1次,消毒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后使用。饲槽  相似文献   
9.
小麦制粉产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小麦制粉产品稳定同位素指纹相对于全粒粉是否存在分馏效应,这些产品能否用于小麦的产地溯源,以及利用稳定同位素是否能实现对小麦制粉产品来源地的鉴别还不清楚。系统分析全麦粉及各制粉产品中碳、氮同位素在地域间、基因型间的差异,揭示小麦制粉产品碳、氮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及相关性,为小麦及其制品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2014年将3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邯6172、衡5229和周麦16),种植于河北石家庄赵县、陕西杨凌区和河南省新乡辉县。每个地域3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0 m~2,试验田按照当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管理。2015年收获期于3个地域共采集27份小麦样品,小麦籽粒粉碎制得全麦粉;同时将小麦籽粒加工制粉,得到面粉、次粉和麸皮。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测定全麦粉及制粉产品(麸皮、次粉和面粉)中的稳定碳、氮同位素。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分析解析碳、氮同位素在不同地域、不同基因型以及不同制粉产品间的差异,结合皮尔逊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解析不同种类样品碳、氮同位素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地域来源全麦粉及制粉产品中碳、氮同位素均有显著差异(P0.05),碳同位素在地域间变化趋势为杨凌辉县赵县,氮同位素在地域间变化趋势为辉县赵县杨凌;全麦粉、麸皮和面粉中碳同位素及各类产品中氮同位素在基因型间均无显著差异,次粉中碳同位素在邯6172和衡5229之间有显著差异;碳同位素在全麦粉和不同制粉产品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面粉对13C略显富集,次粉和麸皮相对贫化13C,而氮同位素在四类产品间无显著差异;全麦粉和各制粉产品碳、氮同位素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结论】碳同位素在小麦不同制粉产品间有显著差异,氮同位素在小麦不同制粉产品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制粉产品与小麦全麦粉中碳、氮同位素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全麦粉及制粉产品中碳、氮同位素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可用于小麦及其制粉产品的产地溯源。  相似文献   
10.
巩翰颖  李明  刘宏艳  卢大新 《核农学报》2019,33(9):1765-1773
提高小麦籽粒有益微量元素含量,特别是对人体影响较大的Fe、Zn含量,是解决中国广大居民微量元素营养匮乏的重要途径之一。2012-2015年将3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邯6172、衡5229和周麦16),种植于河北石家庄赵县、陕西杨凌区和河南省新乡辉县。每个地域3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0 m2,试验田按照当地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共采集36份小麦样品,小麦籽粒粉碎制得全麦粉;同时将小麦籽粒加工制粉,得到粗麸、细麸和面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全麦粉及制粉产品(粗麸、细麸和面粉)中的Fe、Zn含量。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多重比较分析不同地域、不同基因型、不同年际获得的小麦不同制粉产品间的Fe、Zn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本研究全麦粉Fe含量影响最为显著,地域是影响全麦粉Zn含量的最重要因素。Fe、Zn含量在小麦制粉不同组分中的变化趋势为:粗麸>细麸>面粉。Fe含量在各组分中受基因型影响最大。Zn含量在全麦粉和粗麸中受地域影响最大,细麸中受年际影响最大,面粉中分别受年际×地域的交互作用、基因型和年际3个因素的影响最大。综上所述,全麦粉相对面粉的Fe、Zn含量更高,且更容易通过选种和选择合适地域耕种提高其Fe、Zn含量。本研究为从小麦的种植及加工角度改善主食中铁锌含量较低这一现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