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选择白色羊毛为材料,采用还原C法在不同温度下抽提粗蛋白,离子交换层析,SDS-PAGE分析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采用还原C法在72℃抽提3h,经DEAE-纤维素32柱层析,0.3mol/LNaCl洗脱,获得电泳纯的角蛋白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约31ku,蛋白回收率为3.8%。光谱分析表明,该角蛋白组分最大紫外吸收峰约在280nm处,其荧光光谱峰约在346nm处,角蛋白可与Tb3 结合形成配合物,494和549nm处呈现Tb3 特征荧光峰,随着Tb3 浓度的增大,Tb3 敏化荧光逐渐增强并达到饱和。试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角蛋白性质和拓宽角蛋白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其发展质量既要包含工业规模化传统城镇化指标,还需要增加工业效益化、绿色发展等工业化发展指标。文章通过选取工业规模质量、工业经济效益、绿色发展等三个层面18项指标因子,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954年~2014年,兵团工业化经历了六个阶段且呈现平稳上升状态,期间存在一定幅度的波动,工业化发展质量不断增强;现阶段兵团各个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且呈现"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区位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3.
低磷胁迫下水稻根系的发生及生长素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5个磷浓度下(0,10,50,100,300 μmol/L)水稻植株的生物量以及水稻根系发生和伸长,并测定正常供P(300 μmol/L)与低磷(10 μmol/L)条件下水稻不同部位生长素浓度以及生长素外流蛋白OsPIN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供P处理相比,随着供P浓度的降低,水稻地上部的干质量降幅显著,进而导致根冠比显著增加;与正常供P处理相比,低P处理的水稻根冠比增幅约为100%。水稻种子根、不定根和侧根的长度随供P浓度降低而显著增加,而不定根数及侧根密度随着供P浓度的降低而降低。与正常供P处理相比,低P处理的水稻倒1叶、根茎结合处和根系的生长素浓度显著上升,增幅分别为85%、161%和86%,差异达显著水平。RT PCR结果表明,与正常供P相比,低P处理24 h和96 h的水稻根系OsPIN5a表达上调。低P胁迫下水稻生长素合成和从地上部到根系极性运输的增强是水稻根系发生对低P胁迫响应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低氮胁迫下水稻根系的发生及生长素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水培实验,研究了5个氮(N)浓度下(0.01~5 mmol L-1)水稻的生物量、体内氮浓度、根系发育、体内生长素浓度以及生长素外流蛋白OsPIN家族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氮水平(2.5mmol L-1)相比,低氮(0.01 mmol L-1)胁迫下水稻根冠比增加28%,地上部全氮浓度降低约20%,根系全氮浓度降低约33%,种子根长度增加25%,种子根上的侧根密度降低26%,倒一叶中的生长素含量增加140%,而根茎结合处和根系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下降22%和60%;RT-PCR的结果表明,低氮(0.01 mmol L-1)胁迫下水稻根系中OsPIN1a-b、OsPIN2、OsPIN5a-b和OsPIN9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而外源生长素α-萘乙酸(NAA)和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1-萘氨甲酰苯甲酸(NPA)的施加均能影响到水稻种子根长和种子根上的侧根密度。由此推论,低氮胁迫下水稻体内生长素从倒一叶到根系极性运输减少是水稻根系对低氮胁迫响应的生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