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棉所举办高级研讨班传授技术支持棉花生产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刘江部长最近提出的“中国在业科学院要更多地面向农业和农村经济主战场,为农业上台阶作出新贡献”的指示精神,加强棉花生产的科技投入,努力完成今年和近期棉花生产任务,农业部农业司、农业部全国植保总站、...  相似文献   
2.
从疫病防控的实际需求来看,疫苗的效价、安全性才是防控成功的首要因素.为检验所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猪瘟疫苗、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效果,掌握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消长情况.也为各个规模养殖场,养殖过程中免疫程序建立、疫苗选择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边坡生态防护不仅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而且还可以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保证行车安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O-P液是什么,O-P液即食道-咽部分泌物的缩写,是用于病原检测的样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自1957年建所以来,在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面向市场,面向全国,以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积极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着重解决棉花生产中的重大科技关键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开拓国际棉花科技合作交流,注重开发研究和宏观研究。38年来,共获科研成果113项。其中,获奖成果69项,包括国家级奖11项,省(部)级奖30项,其它奖28项。发表论文995篇,编辑出版专著64册。这些成果和论著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棉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丰…  相似文献   
6.
7.
布氏杆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严重的威胁着人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布氏杆菌具有细胞内寄生的特点,人感染布氏杆菌后,需要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而且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在布氏杆菌病流行的国家,消除布病一直是公共健康计划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苏棉28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转基因棉花杂交种,具有结铃性强、吐絮畅、纤维品质较优、丰产稳产性好、抗枯萎病、抗棉铃虫等特点。2010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10)第114号],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棉201103)。根据试验与示范结果,总结了转基因抗虫杂交种苏棉28一熟春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八五”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成绩显著刘建功,谢方灵,杨晓东中国农科院棉花所安阳455112“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85-003-01)课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持,39个单位389人事加攻关研究。通过5年的攻关,共育成棉...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芽孢杆菌(B.t.)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产生一种伴胞晶体蛋白,被称为δ─内毒素或杀虫晶体蛋白(ICP,Insecticidalprotein)。目前所发现的ICP的毒杀范围包括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的昆虫,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杀剂。B.t.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为一种碱溶性蛋白(ICP),典型的ICP由两个部分构成,N端的活性片断和C端的结构片断.活性片断由毒性区与细胞结合区组成。携带结构片断的ICP被称作原毒,它经昆虫中肠道的蛋白酶消化后,可产生有毒性的毒性肽。具体步骤是:原毒素进入昆虫消化道后,先溶解,然后被某些特定的蛋白酶水解,释放出毒性肽。激活后的活化毒性肽的细胞结合区可与昆虫中肠道的纹缘膜上的受体结合。有人认为该受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活化毒性肽的毒性区作用于细胞膜,使细胞膜穿孔,破坏了细胞的渗透平衡,并最后引起细胞裂解使昆虫死亡。B.t.毒蛋白能否毒杀某类昆虫取决于两点:(1)B.t.毒蛋白能否在昆虫的消化道深解,不同种类昆虫的消化道环境不同,而类型不同的ICP正常水解所需环境不同;(2)昆虫的消化道细胞膜上是否存在特异性受体、是否能与对应的毒性肽结合。有资料表明:B.t.的毒性与毒性肽和昆虫中肠道细胞的受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