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核桃林下套种多花黄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山核桃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研究,有效地缓解市场需求压力,提高山核桃林下套种黄精栽培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奠定重要理论基础和先进水平。从种苗类型、林分林龄、保留株数、种植坡位等4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山核桃林冠下多花黄精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多花黄精块茎和实生苗除保存率差异显著,其他标指均存在极显著水平(P≤0.01);山核桃树龄25 a以内林分,多花黄精生长指标无明显差异,树龄26 a以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山核桃林冠下,不同坡位套种多花黄精其生长指标不同,下坡位生长指标均高于上坡位和中坡位,其块茎鲜重分别提高26.8%和29.5%,差异显著;山核桃保存密度≤375株·hm-2、郁闭度≤0.6林冠下适宜套种,尤以保存密度300株·hm-2,郁闭度0.5林冠下,套种多花黄精最佳。因此,建议实践中选择多花黄精块茎种苗,山核桃林分下坡位、保留株数≤375株·hm-2、郁闭度≤0.6林冠下,套种多花黄精生长发育最好。  相似文献   
2.
选用体重和产奶量相近的4只安装有阴外动脉血插管的处于泌乳中期的关中奶山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别灌注乙酸钠0、12、16和24 g/d,研究阴外动脉灌注乙酸钠对乳腺营养物质摄取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日粮条件下向关中奶山羊阴外动脉灌注乙酸钠与未灌注相比,可使乳脂率显著提高8.00%~11.71%(P<0.05),其他乳成分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乳腺动脉血中乙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丁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摄取量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灌注乙酸钠使乳腺动静脉血中氨基酸摄取量有所降低(P>0.05),对葡萄糖和甘油三酯乳腺摄取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灌注16和24 g/d乙酸钠组动静脉血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与灌注O和12 g/d乙酸钠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灌注乙酸钠使乳腺摄取的乳脂前体能转化为乳脂能的效率提高了1.02%~2.04%,氨基酸能转化为乳蛋白能的效率提高了4.07%~9.09%,葡萄糖能转化为乳糖能的效率提高了3.39%~5.08%.  相似文献   
3.
灌注葡萄糖对奶山羊乳腺营养摄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阴外动脉灌注葡萄糖对乳腺营养物质吸收和乳成分的影响。选用体重和产奶量相近的4只泌乳中期关中奶山羊,做阴外动脉和腹部皮下静脉手术安装血插管,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天分别灌注葡萄糖0、12、24g和36g。结果表明:乳脂率随葡萄糖灌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1)。灌注36g/d处理组乳脂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1);葡萄糖灌注提高了奶山羊的产奶量,24g/d处理组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6g/d处理组乳腺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和乳糖的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甘油三酯和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葡萄糖灌注提高了乳蛋白产量,其中24g/d处理组乳蛋白产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葡萄糖的灌注显著降低了奶山羊干物质的采食量(P0.01)。葡萄糖的灌注对乳腺氨基酸的摄取影响不显著。葡萄糖的灌注使氨基酸合成乳蛋白的产出率提高1%~9%,葡萄糖合成乳糖的产出率提高0%~5%,有效改善了乳成分。  相似文献   
4.
饲喂复合益生菌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18头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0.6×1011 cfu/d(试验1组)与1.2×1011 cfu/d(试验2组),试验期7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1组、2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分别提高3.11%、4.80%,4%乳脂校正乳提高5.14%、8.07%,能量校正乳提高4.74%、8.76%,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2组较对照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提高5.56%、5.86%,并显著提高乳脂、乳蛋白、非脂乳固体物的产量(P<0.05)。两试验组牛奶中的乳糖率及乳糖产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日粮中饲喂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从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结合规模化牧场的生产数据,对10 头出现屈腱挛缩的初生荷斯坦犊牛病因进行分析讨论,并浅谈了预防和治疗效果,以期为规模化牧场解决犊牛屈腱挛缩提供指导思路。  相似文献   
6.
牛病毒性腹泻病一直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给畜牧业和相关商业领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牛病毒性腹泻病的病原特性、实验室诊断方法、对养牛生产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此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预防意识,为从根本上减少该病的发生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活体外人工瘤胃发酵法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海南霉素对瘤胃发酵参数、甲烷生成以及微生物区系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海南霉素显著降低了瘤胃发酵的产气量(P<0.05)以及氨态氮的浓度(P<0.05),并且随着添加水平的增加,瘤胃pH呈显著的线性升高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10 mg·kg-1的海南霉素可将pH提高4个百分点;而乙、丁酸的摩尔比例及乙酸/丙酸(A/P)值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丙酸的摩尔比例增加(P<0.05).海南霉素的添加降低了甲烷的产量(P<0.05),并随其添加量的增加呈明显的二次曲线规律下降(P<0.05);添加海南霉素后,瘤胃中黄色瘤胃球菌、真菌以及原虫占总细菌16S rDNA的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甲烷菌以及白色瘤胃球菌占总细菌16S rDNA的数量影响则不显著.由此得出结论,日粮中添加海南霉素改变了瘤胃的发酵模式,抑制了甲烷产生,并显著影响了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组成,当海南霉素的添加水平为7.2 mg· kg-1时,其对甲烷的抑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之一的新疆伊宁县,为全面完成30km干渠防渗和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之一的麻扎西干渠27km续建工程,确保农牧业生产连年丰收,充分利用冬播结束后的空闲时间,掀起了全县性的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热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伊宁县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伊宁县委、政府始终突出水利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自1995年以来,全县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累计完成干渠防渗长度74.44km;支斗渠防渗长度290.11km;渠道防渗面积3.6km‘,清淤、维修灌排渠道2582.19km,改善灌溉面积2.l万hm‘,改造低产田面积0…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报道猪线粒体2,4-双烯脂酰辅酶A还原酶(mitochondrial 2,4-dienoyl-CoA reductase,DECR)基因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10446),用Oligo软件设计扩增DECR外显子1引物,通过对高黎贡山猪、明光小耳猪、大河猪、滇南小耳猪、迪庆藏猪、长白猪、大约克夏和杜洛克猪的外显子1片段的克隆,经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鉴定,符合理论值后测序。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在外显子1筛选到一个SNP(C237T),高黎贡山猪为T,其他猪为C。通过271头猪检测,该突变基因频率为79%,其他群体尚未检测到,可能为高黎贡山猪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子标记。该试验结果为验证高黎贡山猪含较高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由遗传因素决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讨论饲用微生物的分类,调控瘤胃的作用机制,以及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阐述饲用微生物在反刍动物应用的安全性和促进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有效性,为反刍动物的健康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