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沱沱河作为长江源区的主要径流,以此作为长江源区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利用沱沱河气象站1961~2020年气温、降水资料,1998~2020年沱沱河水文站径流量资料,分析了沱沱河地区降水、气温多年变化趋势和对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沱沱河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累计降水量均呈显著性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0.37℃/10 a、0.24℃/10 a、0.53℃/10 a、11.0 mm/10 a、10.5m^(3)/10 a,最低气温的升温幅度最大,在进入21世纪后的近10 a中升温幅度显著;5~9月降水量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92.30%,7月是全年降水量最多月份;7~9月流量占全年均总流量的76.10%,8月是全年流量最大月份;降水量是影响流量的主要因素,气温的变化对流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资料、FY-2E气象卫星云图及各物理量场产品,从环流特征、物理量场特征、卫星云图特征等对都兰县2014年7月20—21日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大到暴雨过程形成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此次降水天气主要受巴湖分裂短波槽携带冷空气自新疆东移南下与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此次大到暴雨的水汽源地在孟加拉湾和南海,湿度场上形成了中下层湿、上干的不稳定层结;此次大到暴雨过程均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大到暴雨发生前高空风向随高度顺转,为暖平流,较小的风切变有利于产生强降水;对流层中低层大气不稳定,为此次大到暴雨过程提供了不稳定的能量条件;大的降水一般出现在云系移动方向前方区的不稳定区内。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1—2019年柴达木盆地9个国家气象站5-20cm土壤浅层地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累计距平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ArcGIS空间分析对地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温年、季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从1990s末上升趋势有所加快,地温春季变幅最大,冬季最小;1980s地温处于冷期,1997年左右发生上升突变,进入21世纪后为暖期。春季在1983年出现地温异常偏低,夏季在2013年和2016年地温异常偏高,秋季地温在1981年异常偏低、2019年异常偏高,冬季地温异常偏低和偏高年分别出现在1982年和2016年;春、夏季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秋、冬季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地温呈西部高、东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格尔木和诺木洪为地温第一高值中心,天峻出现地温低值中心;地温的空间分布与经度和海拔高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格尔木11站实况温度及对应省气象台指导城镇预报产品,采用不同周期滑动平均方法对11站温度预报进行订正分析。结果表明:滑动订正预报效果明显,可以综合考虑台站前期温差变化,从而达到减小预报误差,提高预报质量的目的。各周期均有不同的订正效果,但整体而言,周期7 d的误差订正方案效果最优。通过滑动订正试报2021年6—11月各月的温度,最后检验得出:均方根误差结果也显示采用不同周期滑动平均方案后,各站温度预报质量均有明显提高,且预报值更接近实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