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九龙牦牛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质特性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和涉及多学科领域的课题。牦牛肉质特性的客观评定和研究尚存空白。在1988-1991年共对两个类系不同性别和年龄38头九龙牦牛的肉质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测试和研究,对供试牦牛的肌肉PH值、系水率、肉的贮存损失、熟肉率和熟调损失率及肉色等进行了研究和评定,分析了不同部位肌肉的化学成分,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量,测定了脂肪的熔点、碘价及皂化价,结果表明牦牛肉系水力强,肉的贮存损失及熟  相似文献   
2.
九龙牦牛乳的主要成分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1和1992年连续两年对九龙牦牛的产二胎和产四胎的母牛乳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首次对九龙牦牛乳成分的测定表明,乳具有乳脂率高和干物质含量高,富含蛋白质、乳糖等营养物质的优点。产二胎的母牛乳的干物质含量略高于产四胎的母牛。牦牛乳及其乳制品是无污染的富于营养的绿色食品。开展牦牛乳成份的测定将为九龙牦牛选育提供基础性的资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4.
采用氨甲喋呤阻断法使细胞分裂同步化,并结合胰酶G显带技术,研究了九龙牦牛的高分辨G带核型。将牦牛显带染色体划分为108个区,并绘制了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5.
九龙牦牛产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光辉  刘成烈 《中国牦牛》1993,(4):12-15,44
  相似文献   
6.
采用氨甲喋呤阻断法使细胞分裂同步化,并结合胰酶G显带技术,研究了九龙牦牛的高分辨G带核型,将九龙牦牛显带染色体划分为108个区。  相似文献   
7.
九龙牦牛和麦洼牧牛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结合G,C分带技术,比较研究了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的染色体核型,G带,C带。结果发现:牦毛常染色体均具有小短臂,应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G带带型两品种间无大的差异,C带大小和强弱在品种,个体及同源染色体对间有差异,存在多态性。这些新的发现为牦牛染色体的识别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