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2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采用3种不同水平混合油日粮饲养420尾初始重约为2.73g的红姑鱼(Sciaenopsocellatus),研究了不同水平混合油日粮对红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3种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46%;脂肪含量分别为:4%、8%、12%。实验期56天。试验结果表明:(1)红姑鱼的各期生长率和存活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2)红姑鱼肝胰脏脂肪含量与日粮脂肪水平呈正比,且不同脂肪含量日粮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的比例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且低脂日粮组红姑鱼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的比例与中、高脂日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体比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上升;(3)饲喂脂肪含量分别为8%、12%日粮的红姑鱼从试验21日起开始大量发病,死亡。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日粮混合油主要脂肪来源于玉米油,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含量极少,特别是必需脂肪酸(C20-5n和C22:6n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是导致红姑鱼生长性能下降、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红姑鱼日粮中不宜过多添加植物性油脂。  相似文献   
2.
1 研究目的研究富肽素 (主要成分为小肽 ,湛江大富洋生物实业有限公司出品 )、鱿鱼内脏粉、墨鱼浸膏、鱼露对南美白对虾的诱食效果。2 材料与方法2 .1 实验虾和饲养条件试验南美白对虾苗来自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盐田试验基地育苗场 ,体重 0 .5 g左右。试验虾饲养在露天水泥池 ( 3m× 2m× 1m)中 ,池底铺一层珊瑚砂。共设计 3个试验组 ,每试验组 3个水泥池 ,每池饲养 30 0尾试验虾。放苗 1周前将池水盐度调为 1 6ppt,每池设置 4个充气石充气。养殖期间每天巡池观察虾的活动情况和水质 ,测定水温 ;投饲 2次 ,分别为 9:0 0和 1 8:0 0 ,投饲率…  相似文献   
3.
免疫刺激物在虾养殖中的应用和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结构高度多样的一些物质已被报道能同时提高动物对许多感染因子的整体抵抗力,这些物质通常称之为免疫刺激物,其中包括细菌细胞壁碎片、酵母和丝状真菌的β—1,3-葡聚糖、多肽以及许多合成物质。本文重点介绍子甲壳类的免疫系统对免疫刺激物的应答机制,探讨了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免疫刺激物减少病害的风险在当前的一些经验和未来的前景,免疫刺激物现在已被用来作为鱼接种时的佐剂以及水产饲料中的添加剂,并且在水产养殖中,把免疫刺激物作为病害暴发的风险增加之前的预防剂的兴趣正在日益增加,这样的情形包括对鱼的运输和操作,温度和环境的突然改变,稚鱼开口摄食人工饵料,暴露在病害微生物中的时间延长,寄生虫和环境应激导致的行为损害和生长下降等。免疫刺激物可能成为减少养虾业中病害问题的一种重要工具,因为甲壳类“疫苗”的概念还是完全新鲜的。另外,幼鱼的抗病力可能通过免疫刺激物在它们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发育阶段之前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3种不同水平混合油日粮饲养420尾初始重约为2.73g的红姑鱼(Sciaenops ocellatus),研究了不同水平混合油日粮对红姑鱼生长性能的影响.3种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为46%;脂肪含量分别为:4%、8%、12%.实验期56天.试验结果表明:(1)红姑鱼的各期生长率和存活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2)红姑鱼肝胰脏脂肪含量与日粮脂肪水平呈正比,且不同脂肪含量日粮组间差异显著(p<0.05);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的比例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下降,且低脂日粮组红姑鱼肝胰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的比例与中、高脂日粮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体比率随着日粮脂肪含量增加而上升;(3)饲喂脂肪含量分别为8%、12%日粮的红姑鱼从试验21日起开始大量发病,死亡.试验结果表明,由于日粮混合油主要脂肪来源于玉米油,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含量极少,特别是必需脂肪酸(C20-5n和C22:6n多不饱和脂肪酸)缺乏,是导致红姑鱼生长性能下降、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红姑鱼日粮中不宜过多添加植物性油脂.  相似文献   
5.
小肽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健  刘栋辉 《广东饲料》2003,12(1):23-25
用300尾3.74±0.23g的草鱼作日粮中不同添加量虾蛋白肽(平均肽链长为3.61)对幼龄草鱼生长性能影响研究。实验分为4组,每组75尾鱼,每25尾鱼饲于0.25m3的水族箱中,每组设3个平行水族箱。试验1、2、3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25%虾蛋白肽 0.75%鱼粉、0.5%虾蛋白肽 0.5%鱼粉、1%虾蛋白肽,对照组添加1%鱼粉。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1)试验各组草鱼其特定生长率、蛋白保留效率、饲料系数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试验2、3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草鱼日粮中适宜的虾蛋白肽添加量为0.5%。草鱼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虾蛋白肽均可提高饲料表观消化率和蛋白消化率,提高机体对日粮中氨基酸的利用率,从而增加体内氮沉积,减少肝胰脏和肠系膜脂肪储积。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生物饵料(丰年虫、轮虫、虾片等)研发的成功,为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满足了人工繁殖的鱼苗、虾苗和蟹苗开口的营养需求,从而确保了人工苗种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强的免疫力,生物饵料的研发工作越来越被水产养殖工作者所重视。下面介绍一种新的由美国生物科学家研发的生物饵料—赛卤仔(Cyclop-eeze)。一、赛卤仔的生物特性赛卤仔是一种十足目甲壳动物,产于加拿大靠北极圈的大盐湖里,这种奇特的生物全身呈深红色。盛产赛卤仔的北极盐湖是一个很独特的生态系统,结合北极地区极端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对维生素C的需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每公斤饲料分别添加0、50、100、200、400、800mg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LAPP)的半纯化饲料饲养初始体重约5.52g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9周。结果表明,添加LAPP使罗氏沼虾的相对增重率显著升高,蜕壳频率增加,蜕壳周期缩短。添加量达到50mg/kg的,可以保证罗氏沼虾正常蜕壳。肝胰脏和血淋巴中的Vc含量随饲料中LAPP水平的上升而上升,LAPP的添加量达200mg/kg时,肝胰脏中的Vc达到饱和;而血淋巴中的Vc含量则随饲料中LAPP水平的上升一直上升。若饲料中缺乏LAPP,则罗氏沼虾全虾的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下降,而肝胰脏中的粗脂肪含量上升。以增重率为指标,用突破点直线回归法确定罗氏沼虾饲料中Vc多聚磷酸酯的适宜含量为111.9mg/kg。  相似文献   
8.
1广东饲料工业生产的现状广东省的饲料工业生产在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增长,现在已进入行业内部的调整阶段。1997年全省饲料产量达711.1万吨,其中家禽料占63.1%,猪料占24.1%,水产料占6.9%。1999年1-6月份的统计,全省饲料总产量为335万吨,其中家禽料约为228.2万吨,猪料71.8万吨,水产料20.3万吨,预计今年的饲料产量将与1998年持平,产品结构与1998年相比没有太大的调整。在全省饲料加工能力相对过剩,各饲料厂技术水平相差不是很明显,销售市场疲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怎样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是每个饲料企业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