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了几种激素及杀菌剂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菌清杀菌作用最强,即使使用的浓度很低,茶树菇菌丝萌发也迟缓或不萌发.抑制率范围达60%~100%;甲基托布津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大生M45抑制作用相对较小,但它们对菌落色泽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2,4-二氯草氧乙酸能使茶树菇菌丝长得更健壮、浓密,但对菌丝生长所起的作用随其浓度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在0.02~0.10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主要起促进作用;α-萘乙酸对茶树菇菌丝生长起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2.
当前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管理工具,可对各个领域的信息做优化处理。除工作之外,生活上电子信息技术工程也发挥着重大的价值,包括智能家居应用、远程控制的实现等,结合不同工程管理的差异性,实现合理的工作调整,促使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发挥出最大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茯砖茶发花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变化,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氨基酸类、芳香物质、生物碱、色素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及与其品质密切相关的酶类活性的变化,为控制茯砖茶发花过程和提高成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经过多年的茶产业大发展,全省茶园面积已突破47万hm~2,正在成为中国绿茶的原料中心。加工和包装对茶叶的品质、品牌和效益有直接作用,本文通过关键词、IPC和专利区域等项目组合生成检索式进行检索,研究了中国绿茶和贵州绿茶加工及包装现状,分析了贵州茶企业专利申请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贵州绿茶加工及包装专利战略,以期为今后企业专利等知识产权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智能机器人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机器人将各种智能设备和先进技术集于一体,是农业机械的高级形式。农业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数据量是极其庞大的,需要引入大数据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将农业机器人与大数据结合,可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应用效果。为此,基于大数据开发了农业智能的喷药机器人,将采集的机器人作业信息汇集成为大数据后进行分析,用于对机器人的智能控制和作业效果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导航和精准喷药,对作业效果的评估也很准确,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6.
开展本地红花椒种植地定位施肥试验,研究比较在无覆膜、常规覆膜集雨节水和侧膜集雨节水模式下,不施肥、施花椒树专用有机肥和施腐熟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覆膜模式下,施用腐熟畜禽粪便有机肥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不同,以侧膜集雨节水模式最优,常规覆膜集雨节水模式次...  相似文献   
7.
遵义地区玛瑙红樱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栽培建园、肥水问题、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总结了遵义地区玛瑙红樱桃栽培技术,以期为更好的种植玛瑙红樱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贵州茶树地方品种的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9个EST-SSR标记对贵州有代表性的25份地方茶树群体种和3份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9对引物共检测到等位位点104个,平均等位基因3.5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2.8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6,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8,黔南地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的上述5个参数均大于黔北地区。F-统计量分析表明两个地区种群内近交系数、种群间近交系数、种群遗传分化和基因流分别为0.04,0.12,0.08,3.01。群体遗传结构显示,28份资源间的相似系数范围为0.39~0.89,可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由4,5,8,11份资源组成。表明贵州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资源间的遗传差异较大;聚类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群体结构和地域性差异等信息;黔南地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程度高于黔北地区,两地区遗传分化较高,基因交流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