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野生动物通道是缓解由铁路、公路等引起的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野生动物通 道的定义和适用目标,提出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原则、依据,以及野生动物通道的位置、数量、形式、宽度、高度、 地面基质和开口处环境的设置要求;以云南思小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为例,分析了2005 年9 月至2008 年5 月间 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亚洲象对通道的利用率仅为40%;“通道位置是否与活动路线重合冶是亚洲 象对通道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在通道建设完成后进行持续的野生动物利用情况监测,以评估通道的有效性, 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设计,直到野生动物通道利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 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十玉米(Zea mays)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日粮基础上分别以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每只羊精料补充料日喂600 g,粗饲料自由采食.结果表明:处理Ⅰ,Ⅱ和Ⅲ组的有机物、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Ⅰ和Ⅱ组的日增重虽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处理Ⅱ和Ⅲ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绵羊屠宰体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出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均较对照显著提高(P<0.05).因此,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替代玉米青贮可以增加绵羊的采食量,提高绵羊的屠宰性能,并以处理Ⅰ和Ⅱ组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瘤胃发酵、养分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选用12只5月龄、(34.6±0.57)kg体重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公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分别饲喂精料补充料+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每只羊精料补充料平均日喂600g,粗饲料自由采食。结果表明,处理Ⅰ和Ⅱ组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处理Ⅲ组(P<0.05),而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Ⅰ、Ⅱ和Ⅲ组瘤胃液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摩尔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瘤胃乙酸摩尔比和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干物质和有机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处理Ⅲ组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处理Ⅲ组和Ⅱ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物质、有机物质、无氮浸出物和能量消化率变化规律一致,处理Ⅲ组显著低于处理Ⅰ和Ⅱ组,处理Ⅰ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处理Ⅲ组、处理Ⅱ组、处理Ⅰ和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处理Ⅲ和Ⅱ组采食氮显著低于处理Ⅰ组,处理Ⅰ组采食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沉积氮和沉积氮/可消化氮均以处理Ⅱ组最低,依次为处理Ⅲ、处理Ⅰ和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果说明饲喂轻度和中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促进了绵羊瘤胃发酵,但降低了饲料消化率和氮的利用率,而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则降低了绵羊瘤胃发酵、饲料消化率和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对绵羊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12只5月龄、(34.6±0.57)kg体重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和玉米青贮(精粗比49:51),处理Ⅰ、Ⅱ和Ⅲ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以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替代1/3、2/3和3/3的玉米青贮。每只羊精料补充料平均日喂600g,粗饲料自由采食。结果表明:瘤胃液pH值组间差异不显著,处理Ⅰ和处理Ⅱ组总挥发性脂肪酸和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处理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Ⅱ组瘤胃液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Ⅲ组(P0.05)。处理组瘤胃液丁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瘤胃液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Ⅲ组(P0.05)。处理Ⅲ组瘤胃乙酸/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Ⅲ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以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全部替代玉米青贮饲喂绵羊抑制了瘤胃发酵,而替代1/3和2/3玉米青贮时显著促进了瘤胃发酵。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跟踪调查、村寨走访调查、半结构式访问调查等方法,分析了野生亚洲象自2002年以来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腊子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与分布变迁情况。结果表明,如今野生亚洲象数量越来越多,种群数也有所变化,分布范围越来越广,活动区域和栖息地逐渐朝北迁移,并且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区域。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以及亚洲象的生存环境现状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盐碱化草地披碱草对绵羊瘤胃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选用不同年龄、不同体重、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公绵羊9只进行了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研究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草地披碱草对绵羊瘤胃营养物质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程度(轻、中和重)盐碱地披碱草CP、DM瘤胃有效降解率都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采取野外监测和跟踪调查、资料查阅、村寨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亚洲象在勐腊保护区的活动区域变化,季节、日的活动规律。结果发现,与2010年相比,亚洲象的活动范围已扩大到勐腊保护区60%的区域以及保护区以外的东北部区域,这些区域主要在人类活动频繁的村落周围;在活动时间上,一年中活动最频繁的时间为4—8月,一天中活动最频繁的时间为下午到夜晚(17—21点),表明亚洲象的活动区域、活动范围与食源密切相关。对亚洲象保护的管理规范、群众保护意识有所增强等有利因素和食源减少、食性改变、栖息地减少等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引导当地居民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时间,开展跨境保护、加强栖息地保护,加强宣传、建立预警预报系统等缓解人象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于2016年、2017年10月至翌年4月,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条调查样线上布设70台红外相机,开展兽类和鸟类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结果显示,3780个捕获日,累计获得1169张独立有效照片,共拍摄到兽类6目13科28种、鸟类5目10科23种,分别占保护区记录兽类、鸟类的21.5%和4.9%。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1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的动物36种(濒危2种、易危6种、近危3种、低危25种);在保护区各主要植被类型中,物种的相对丰富度(RA)依次为: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热带雨林>暖性针叶林。提出在西双版纳运用红外相机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应避开雨季;抽样强度应达到5%以上,需涵盖主要植被类型及一定量海拔梯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4—2018年,对中老边境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开展访问调查,结合实地调查,初步掌握了中老边境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内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及活动通道。在跨境联合保护区域内,由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亚洲象跨境保护所面临的困难也不同,在人象冲突中,中方给予遭受亚洲象损害方一定程度的补偿,而老方因经济条件所限难以兑现补偿,造成民众抵触情绪。边境各国经济发展影响到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的发展,提升中老边境区域两国边民收入是开展跨境联合保护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24只3月龄、体重23.1±0.62kg的德国肉用美利奴杂交一代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精料补充料+玉米青贮,处理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对照日粮基础上以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披碱草、碱茅和沙打旺)替代1/3、2/3和3/3玉米青贮,研究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对绵羊采食量、日增重、消化率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日粮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比例增加,各组绵羊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Ⅲ组饲料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Ⅱ和处理Ⅲ组绵羊饲料转化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日粮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线性降低(P0.05),日粮可消化氮、沉积氮和沉积氮/可消化氮均随着日粮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比例升高而线性下降(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处理Ⅲ组和对照组(P0.05),处理Ⅰ和处理Ⅱ组肉骨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眼肌面积差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饲喂不同比例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不影响绵羊日增重,但降低了饲料消化率和氮的利用率,而重度盐碱化草地混播牧草和玉米青贮混合饲喂提高了绵羊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