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奶牛奶产量和牛奶质量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可给奶牛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仅隐性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即占乳房炎全部损失的70%[1]。牛奶中的细胞统称为体细胞,当乳腺发生感染时,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进入乳腺组织,从而引起乳中体细胞计数(SCC)的增加。因此,随时监测乳汁中体细胞的数量,可以动态估测奶牛乳腺的健康状况。而隐性乳房炎监测是判定牛群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一般来说,体细胞数量的高低与  相似文献   
2.
探明复方白头翁胶囊(白头翁、秦皮、三七等)对腹泻犬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腹泻的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选用体重(3.0±0.5)kg左右的健康幼犬30只,随机分为3个组:A组(阴性对照组),B组(阳性对照组,大肠杆菌攻毒),C组(中药治疗组,大肠杆菌攻毒+白头翁胶囊治疗),每组10只。实验期为3 d,第四天取小肠各段组织,并制作石蜡切片。测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V/C值,用组织学方法研究肠绒毛形态极其变化。结果表明:(1)中药治疗组小肠各段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小于阴性对照组(P〉0.05);(2)中药治疗组各段肠隐窝深度均小于阳性对照组(P〉0.05),大于阴性对照组(P〉0.05);(3)各组V/C值大小依次为阴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复方白头翁胶囊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具有的治疗作用与保护肠绒毛和促进肠上皮细胞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索膏芩口服液对内毒素发热小型猪的解热效果及机制。40头试验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安乃近组、膏芩口服液组,每组10头。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80μg.kg-1,连续2次,间隔12 h,腹腔注射攻毒复制试验猪发热模型,第1次攻毒6 h后,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安乃近组注射安乃近;膏芩口服液组灌服膏芩口服液,1次.d-1,连续3 d。分别监测每组6头试验猪的基础体温和攻毒给药后1、3、5、24、30、42、54 h肛温,观察临床症状并评分,并在54 h时,各组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TNFα-、IL-1、cAMP、PGE2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膏芩口服液组能显著缓解内毒素所引起的小型猪发热临床症状,降低体温;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TNF-α、PGE2、cAMP、IL-1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膏芩口服液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PGE2、cAMP含量(P<0.05),但对于IL-1作用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膏芩口服液能明显抑制内毒素所引起的小型猪发热,其解热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细胞因子TNFα-的生成,减少发热介质PGE2和c...  相似文献   
4.
奶牛额窦炎的发生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副鼻窦包括额窦、颌窦和蝶窦,与马属动物相比,其额窦体积大,而颌窦与蝶窦都比较小。副鼻窦发炎时,奶牛主要表现额窦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