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养猪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仔猪断奶的时间也由过去的60日龄提前到28日龄或更早些,这大大提高了母猪的年产仔数,也提高了肉猪年出栏率。但是早期断奶后饲养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仔猪腹泻(仔猪下痢),影响仔猪成活率。据统计,仔猪腹泻导致的死亡率占总仔猪死亡的49%;患腹泻病的仔猪的生长也受到影响。因此,防治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不同采伐强度干扰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估算,探讨其伐后30年的恢复状况,解析采伐强度、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密度及其与林分结构间的关系,为以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和物种多样性保护等为目标的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汪清林业局不同采伐强度干扰的阔叶红松林为对象,通过对未采伐和Ⅰ级(30%)、Ⅱ级(40%)、Ⅲ级(50%)、Ⅳ级(60%以上)、Ⅴ级(皆伐)采伐强度干扰林分植被、枯落物和土壤特征的调查和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系统估算其植被、枯落物和土壤的碳密度,并对比分析其差异,以及他们之间及其与采伐强度、林分结构之间的关系。  结果  虽经30年的恢复,因采伐强度的显著负效应影响,阔叶红松林的植被碳密度仍显著低于对照,但在除皆伐外的其他采伐强度之间已恢复至无差异水平。虽然伐后林分乔木层碳密度的小径级和中小径级林木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仍无法弥补40 cm以上大径林木的碳密度损失;幼树和草本植物的碳密度受采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灌木植物的碳密度与采伐强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但仅皆伐干扰显著增加。皆伐干扰显著降低了枯落物和B层土壤的碳密度,而其他采伐强度的土壤碳密度则因B层的增加而整体接近或高于对照林分。与对照相比,皆伐和Ⅰ、Ⅱ级采伐强度干扰的生态系统碳密度显著降低,Ⅲ、Ⅳ级采伐强度干扰的生态系统碳密度则分别恢复为与之接近和略高。生态系统碳密度的组成以土壤的碳密度占比最高,冠下植被和枯落物的碳密度合计不足生态系统碳密度的3%。采伐强度对树高均匀度指数、胸径香农指数和胸径均匀度指数的负效应仍显著,林分结构对乔木层碳密度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对灌木植物碳密度为显著的负效应。受采伐的强烈负效应影响,乔木层碳密度与灌木植物的碳密度、枯落物碳密度、草本植物丰富度,以及枯落物碳密度与土壤碳密度和草本植物丰富度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结论  阔叶红松林伐后30年,除皆伐干扰外的生态系统碳密度已基本接近或超过未采伐林分,碳密度的恢复主要源于土壤相对快速的累积,而植被的碳密度损失还尚需一定时间的恢复。采伐强度、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密度及其与林分结构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要动因为采伐负效应引起的林分结构改变,导致了乔木层、冠下植被、枯落物和土壤的联动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是由于糖皮质激素或盐皮质激素缺乏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是以自身免疫损害和恶性肿瘤为主,导致双侧肾上腺损伤90%以上,引起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均分泌不足~([1])。继发性肾上腺机能减退是可能由于外源性糖皮质激素长期的摄入以及垂体肿瘤、感染、外伤等损坏垂体或下丘脑导致垂体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不足所致,进而造成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4.
5.
2003年7~8月,潍坊市坊子区养鸡户的鸡群发生了一种疾病。病鸡多50日龄左右,以皮肤发红、出血为主要特征,发病急,死亡率达21.5%。  相似文献   
6.
鸡大肠杆菌病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多发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鸡业造成了极大危害。该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血清型较多,临诊表现复杂,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加上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抗生素用药混乱,耐药菌株日益增加,给该病的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特别是近几年,在江苏无锡锡山地区发生和流行日趋严重。一病料来源病例全部来自于养殖户送诊病鸡,共213例。筛选其中代表性病例15份作药敏试验和血清学检测。二培养基使用麦康凯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自配)三试剂M.R试剂,V.P试剂,均购自无锡…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产气荚膜梭菌对中国养牛业的危害巨大,其流行型别和致病特点较以往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对牛产气荚膜梭菌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制措施方面进行了综述。产气荚膜梭菌原称魏氏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在菌之一,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对人和动物致病,是引起各种动物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人类食物中毒和创伤性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产气荚膜梭菌病主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常呈败血症经过,是影响养禽业的重要的疫病之一。为了促进潍坊养鸡业的发展,我们对潍坊鸡新城疫流行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2008年从潍坊各地具有鸡新城疫症状的鸡群中采集病鸡的肺.用于病毒的分离鉴定;同时从发病不超过2天的鸡群中采集16只鸡的血液,每只2mL,分别装入小青瓶,析出血清后,用β-微量法测定新城疫病毒的平均抗体效价。详细记录病鸡群的发病率、死亡率等相关情况,用于鸡新城疫流行现状的调查。  相似文献   
9.
丙冬甘宁中药方经枯草芽孢杆菌发酵52h后,通过液相测定发现,发酵后甘草次酸、黄芩素含量升高,而甘草酸和黄芩苷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一例从14楼坠落受伤的患猫进行诊治,试验采用临床检查、血液检查及X射线检查进行确诊,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患猫为双侧胫骨开放性骨折,左侧下颌骨骨折合并下颌关节脱臼,先后通过3次手术,联合应用接骨板、髓内针和外支架等多种固定方案,并采用骨移植技术,最终使骨折残端成功愈合。经过综合治疗,患猫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