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实验旨在改良泰和乌鸡的产蛋性状及绿壳蛋率。以泰和乌鸡(♂)与绿壳蛋纯合子德化黑鸡(♀)杂交获得的F1代母鸡为实验组,泰和乌鸡纯繁母鸡为对照组,比较分析性状改良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保留了"乌脚、乌爪、乌皮、乌肉、乌骨"的优良种质性状。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的体重、体斜长、龙骨长、胸角、胫长分别显著提高了42.85%、18.47%、37.63%、23.75%、15.14%;见蛋日龄显著提前,300日龄产蛋数、蛋重、料蛋比和绿壳蛋率显著提高,胸宽和50%产蛋率的开产日龄无显著变化;实验组母鸡300日龄产蛋量与开产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体斜长呈显著正相关,与胸宽、胸角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龙骨长、胫长无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论说明,以泰和乌鸡为父本,与德化黑鸡母本杂交后的F1代鸡特殊黑色种质性状得以保留,产蛋性状及产绿壳蛋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蛋鸡母体添加有机锌和有机锰对种蛋中锌锰含量及后代雏鸡骨骼发育的影响。选取23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祖代种母鸡57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对照组饲粮添加80 mg/kg的无机锌锰(来源:ZnSO4、MnSO4),等量添加组饲粮用40 mg/kg的有机锌锰(来源:氨基酸锌、锰)替换对照组饲粮等量的无机锌和无机锰,额外添加组饲粮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添加40 mg/kg有机锌、锰,试验第8、24周测定种蛋中锌锰含量,试验第31周所产种蛋入孵。检测1日龄雏鸡的胫骨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种鸡饲粮中添加有机锌锰显著提高了蛋黄和胫骨中的锰沉积量(P<0.05);试验第23周,等量添加组雏鸡的胫骨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额外添加组(P<0.05);试验第31周,等量添加组雏鸡的胫骨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种鸡饲粮等量添加有机和无机锌锰能促进锰在蛋黄和后代胫骨中的沉积,促进骨骼发育。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鹌鹑种蛋适宜孵化温度、相对湿度和翻蛋周期。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孵化全程温度控制设置3种程序:1~3 d,3种程序均为38.5℃;4~14 d,程序1为37.8℃、程序2为38℃、程序3为38.3℃;15~17 d,3种程序均为37.5℃;相对湿度(RH)控制设置2种程序:程序1为1~4 d为65%、5~10 d为60%、11~17 d为70%;程序2为1~4 d为70%、5~10 d为65%、11~17 d为75%;翻蛋周期设置1 h和2 h 2个处理;7000枚种蛋按蛋重均等原则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均10个重复,每重复100枚;检测孵化率、健雏率等6项指标。结果表明:4~14 d孵化温度38℃组和38.3℃组的受精蛋孵化率(P<0.01)和入孵蛋孵化率(P<0.05)高于37.8℃组;RH控制程序1和2的各项孵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翻蛋周期1 h组种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均稍高于2 h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鹌鹑种蛋孵化适宜温度控制范围为1~3 d为38.5℃、4~14 d为38~38.3℃、15~17 d为37.5℃;适宜RH控制范围为1~4 d为65%~70%、5~10 d为60%~65%、11~17 d为70%~75%;适宜翻蛋周期范围为1~2 h。  相似文献   
4.
现代楼房养猪智能化环境控制及疾病预防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非洲猪瘟的疫情对国内养猪行业影响巨大,猪场的生物安全备受关注,我国的养猪模式在此基础上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小户散养逐渐转型为集约化、集团化养殖;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控使得养殖用地愈发紧张,我国对猪肉的高需求量得不到满足,“楼房养殖”这一概念逐渐被推出到大家的视野中。文章主要分析了楼房养殖的现状、优势、痛点的问题;并对楼房养殖的智能化环境控制和疾病预防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转基因豆粕(MON89788)对生长猪的饲用效果,主要检测对生长猪的免疫机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体质量增长的影响.2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非转基因豆粕和转基因豆粕(MON89788)饲粮,试验期35d.结果表明,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短期(35 d)饲用转基因豆粕(MON89788),血清猪瘟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小肠内容物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及猪的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变化(P>0.05);猪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肌酐含量转基因豆粕组显著高于非转基因豆粕组(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含量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短期(35 d)饲用转基因豆粕(MON89788),能显著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肌酐含量,对其他免疫机能、肠道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和体质量增长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4种合成生物活性肽(肽1、肽2、肽3、肽4分别由15、7、9、7个氨基酸构成,采用固相合成柱手工合成的直链肽)对小鼠进行灌喂饲养试验,旨在探讨其对小鼠的生长性能、免疫机能和器官发育的影响.选取清洁级健康小鼠90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试验组分别连续灌喂10 μg/kg体重和50 μg/kg体重剂量的4种活性肽,空白对照组灌喂等量蒸馏水.试验期32 d.结果表明:(1)灌喂活性肽15 d和32 d,小鼠体重、平均日耗料量各试验组之间及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2)小鼠灌喂活性肽15 d,50 μg/kg体重肽3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IgG和IFN-γ含量(P<0.05).(3)小鼠灌喂活性肽15 d,50 μg/kg体重肽1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高于10 μg/kg体重肽1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心脏、脾脏和肾脏系数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小鼠灌喂活性肽32 d时,50 μg/kg体重活性肽2、肽3、肽4对小鼠心脏、肝脏和肾脏系数有显著提高作用.综上可见,4种人工合成生物活性肽对小鼠生长性能未见明显影响,对免疫机能和脏器系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