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家蚕18项血液生理生化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玫  华卫建 《蚕业科学》2003,29(4):417-420
测定了家蚕 3对现行品种及其杂交种的 18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计算其杂种优势指数。发现 13项指标呈正负超亲优势 ,其中 :葡萄糖含量有较高的正超亲优势 ;钙、无机磷及球蛋白含量与乳酸脱氢酶活性基本没有杂种优势 ;谷丙转氨酶等 8项性状表现正杂种优势的趋势较强 ;尿酸等 4项性状则表现负超亲优势的趋势较强。按代谢类型分 :蛋白质代谢相关的 9项性状中呈现正负超亲优势的有 5~ 8项 ,占 5 5 .6 %~ 88.9% ;能量代谢相关的 6项中有 2~ 5项 ,占 33.3%~ 83.3% ;脂代谢相关的 2项中有 1项呈负超亲优势 ,占 5 0 %。表明家蚕经济性状广泛的杂种优势有其普遍的生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 准确选择配合力优良的材料作亲本,是提高杂交育种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准确的选择取决于正确的鉴别。迄今报道的家蚕配合力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有双列杂交,不完全双列杂交(又称P×q 杂交)和顶交三大类。本文对这三类方法的鉴别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供育种工作者参考。材料和方法本试验以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基础蚕品种选育组的5个杂交固定材料(C_(51),  相似文献   
3.
家蚕三种染色体组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家蚕三个不同品种的卵母细胞联合复合体组型、减数分裂染色体组型及雌蚕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组型.结果发现,三种组型的染色体相对长度无显著差异.据此提出家蚕三种组型能以有丝分裂组型为基准,互相参照比较.对雌蚕的异型性染色体及其在减数分裂中的配对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列杂交设计,对28个家蚕杂交组合及8个亲本作比较试验,用多元统计方法定量测定家蚕亲本遗传距离与F_1茧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呈极显著的直线相关与回归关系,遗传距离在一定范围内(30相似文献   
5.
家蚕的RAPD及其系统间差异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APD技术检测家蚕四大地理系统的9个品种的DNA多样性,发现OPX-14等5个随机引物可用以区分这9个品种。进而对扩增带型差异作遗传距离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能准确反映四大地理系统之间的遗传差异。因此认为RAPD技术是家蚕遗传与进化研究及育种工作中寻找遗传标记的一种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6.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家蚕的一个铁蛋白(gi 95102694)的结构与功能。结果显示该分子具有典型的4螺旋束结构,保留了亚铁氧化酶中心的全部功能部位,由此推测其为家蚕的功能铁蛋白H亚基。将其与从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毒腺中获得的一个铁蛋白样变体比较,发现后者不仅因终止突变使C端被截短,也因多处错义突变丧失了保守的功能残基,由此推测其为少棘蜈蚣毒腺中表达的一个假基因产物。对产生该假基因产物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家蚕铁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低渗和高氯仿固定液处理雄蚕精巢,常规空气干燥法制片,一次就获得多种分裂相染色体的清晰图像.对系统研究家蚕染色体的构型变化规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蚕品种18项血液生化指标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测定并比较了家蚕现行品种菁松与皓月5龄老熟幼虫的18项血液生化措标。发现钙、球蛋白、乳酸脱氢酶等9项指标在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谷丙转氨酶等3项指标,中系的菁松显著高于日系的皓月;其余的尿素氮、尿酸、总蛋白等6项则是日系的皓月显著高于中系的菁松。对上述差异的生理生化及育种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家蚕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riffing交配设计,对56个家蚕杂交组合及其8个亲本进行比较试验,探索家蚕亲本遗传距离与F_1产量的杂种优势与组合特殊配合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遗传距离与特殊配合力均呈极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之间高度一致。用双亲遗传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家蚕F_1产量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用双亲平均值和遗传距离的二元回归法预测,效果比一元回归法更好。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毒腺cDNA文库中克隆的肌球蛋白轻链2(MLC2)基因的cDNA,其开放阅读框为606 bp(GenBank登陆号为FJ262953),编码201个氨基酸,与家蚕(Bombyx mori)和野桑蚕(Bombyxmandarina)的MLC2等长,序列一致性达52%。3种MLC2都包含:1个同位且完整的EF-H功能域和Ca2+结合位,1个N端poly-lys基序及相同的丝氨酸磷酸化修饰位点。三级结构预测显示中国少棘蜈蚣MLC2的三维结构相似于乌贼(Loligo pealei)的同源模型,而家蚕和野桑蚕的则与淡色库蚊(Culexpipiens pallens)的MLC2一样类似于扇贝(Aequipecten irradians)的同源结构。分析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家蚕和野桑蚕MLC2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