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正交设计法研究CuZn—SOD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SOD制备工艺中Cu盐,Na盐,温度,时间4个影响因素,每因素选取3个不同水平,按L9(3)^4正交设计,采用酶活性评分与外观色度评分结合的方法,对该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60℃15min,Cu盐和Na的盐浓度分别为0.02%和0.04%为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SOD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抗氧化酶,已在许多领域应用。为了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选用数十只小白鼠用SOD不同剂量,在不同时间进行灌服。结果表明,所有试验小白鼠精神、食欲、活动均正常。全部处死小白鼠,取心、肝、脾、肺、肾、胃、肠等组织器官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均无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超氧化物歧化酶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氧化物歧化酶临床应用前景华绍峰(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t简称SOD)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氧化-还原酶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清除体内有害的O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以牦牛血提取CuZn—SoD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科技短波     
国家重大畜禽疫病病原研究进入实施阶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重大畜禽疫病病原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目前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是我国畜牧兽医领域有史以来最高层次的研究项目,标志着我国科技界着手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人民生活的动物卫生问题。   负责这一重大课题的几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家说,作为世界农业大国,我国畜牧业总量虽然很大,但远未摆脱广种薄收和自产自销的落后局面,产品质量卫生状况差,群众要求吃“放心肉”的呼声越来越高;畜产品出口比例小,仅占总产量的0.2%,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集约化条件下动物群的流行性发病,动物卫生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乃至全球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据介绍,这一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技术,研究主要畜禽疫病病原的大分子结构与功能,以此为切入点,在个体、细胞、分子三个水平上了解病原的生命活动本质,力争在病原遗传衍化、感染和免疫机理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丰富或建立相关动物群发病分子病原理论,最终为我国动物群发病防疫政策制定、防检技术建立、新型兽药和生物制品研究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据悉,这一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十几个科研所联合攻关,国家投资达3000万元。  相似文献   
6.
牦牛血清转铁蛋白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离子交换层析法,从牦牛血清中分离纯化出了转铁蛋白,并对其进行了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牦牛血清转铁蛋白的分子量为70KD,每毫升血清中可纯化出2.25mg转铁蛋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