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球虫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原生虫病,多侵害幼鹅,可引起大批死亡,是养鹅业的大敌之一。此病在国外,尤其在欧美一些国家常见报道,并因此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在我国则研究不足,常被忽视。经我们调查发现在广东省的一些鹅场,球虫的感染率可达100%,死亡率达25%。  相似文献   
2.
鹅球虫病分布广,能给鹅群造成很高的死亡率。据Pellerdy(1974)报导,鹅球虫遍及全世界,某些地区其感染率可达80~1 00%。Hofstad(1978)指出,鹅肾球虫病在美衣阿华州可造成高达87%的鹅群损失。Grafner,G.和Graubmam,H.—D,(1964)报导一群6—8周龄鹅,感染E.kotlani球虫病,死亡47只,死亡率达20.9%。关于鹅球虫  相似文献   
3.
前言我省地处亚热带气候,高温多湿的环境适合球虫卵囊的发育,因此鸡球虫病非常严重。据调查,我省11个鸡场、发病率达35~90,如广州种苗公司,1978年1月至1979年6月由球虫病引起死亡及淘汰的小鸡达3万余只,经济损失严重,生产单位迫切要求解决这一个问题。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近年来有了迅速的发展,国际上每两年就有一种新抗球虫药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牛伊氏锥虫病的诊断方法并进行了一些药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间接血凝反应法诊断牛伊氏锥虫病,其检出率高于团集反应及厚血片法。间接血凝反应法的三种处理致敏血球悬液(单醛化+鞣化,双醛化+鞣化,三醛化+鞣化)均具有相同的敏感性。血清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作者认为此法简易、快速、准确性较高,适于普查牛伊氏锥虫病。药物试验在小白鼠体内进行,共使用了13种药物,结果除拜耳205、贝尼尔和 Samorin 对牛伊氏锥虫病有治疗效果外,其余药物均无效。  相似文献   
5.
抑杀鸡球虫卵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养鸡事业的不断发展,防治鸡球虫病也显得特别重要。鸡球虫病之所以不断蔓延,主要是球虫卵囊污染场地造成。关于抑杀球虫卵囊,据Ryley(1978)报道:“只有小分子化合物,如甲基溴化物、氨、二硫化碳可以渗入卵囊壁,并杀死卵囊”。此外,奥尔洛夫(1956)报道紫外线能抑制卵囊发育。  相似文献   
6.
7.
卡氏白细胞原虫(L. Caulleryi)是血变形虫科,白细胞原虫属的一种原虫。本虫能引起病鸡全身性出血,造成大批死亡。本病自1980首次在我省发现以来,陕西、北京、广西、上海等省市,也陆续暴发此病;由于其流行面广,且死亡率高,故引起生产部门的重视。对于这种原虫的研究,自1909年Mathis和Leger首次在越南发现以来,1958年秋叶和温通过试验证明该原虫的终末宿主是库蠓,并对其各个发育阶段作了较详细的研究。此后,Goto等(1966)和Miura等(1973)分别报导了该病的病理解剖;余哲等(1982)报导了该原虫病的血液形态学分析;然而该原虫进入鸡体后,能在鸡体中繁殖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流行十分普遍,严重感染的鸡群,引起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摸清其流行发病规律,对防治该病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关于鸡球虫病的年龄敏感性问题,据Levine N.D(1973)报导,盲肠球虫病在小鸡中最普遍,1—2周龄鸡是比较敏感的,4周龄鸡最敏感,老鸡亦能感染,然而由于生长过程中多次接触了病原,具有免疫性。M.S.Hofstad(1972)报导,球虫病是一个自身抑制病,年龄稍大的鸡对球虫病是敏  相似文献   
9.
10.
广东鹅球虫种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鹅球虫分布广,能给鹅群造成很高的死亡率,据Pellerdy(1974)报道,鹅球虫遍及全世界,某些地区其感染率可达80—100%。M.S.Hofstad(1978)指出,鹅肾球虫病在美衣阿华州可造成高达87%的鹅群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