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东莞市某猪场在 1 998年 1 2月发生了一场疫情 ,其特征是病猪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至41~ 42℃ ,呼吸困难 ,耳、四肢内侧和腹下等部位皮肤发绀 ,有出血点 ,发病率为 65 3 % ,死亡率为 85 % ,经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瘟和猪肺疫混合感染 ,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场饲养育肥猪 2 1 0头 ,引入猪苗后未做疫苗强化工作 ,饲养到猪只体重 5 0~ 70kg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只有数头猪不食 ,体温升高至 41℃以上 ,两天后几乎整栏发病 ,病猪呼吸急促 ,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疫情没有得到控制 ,1周后开始陆续有病猪死亡。有些病…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底.广东省某规模养殖场的鸡出现了张口喘气、呼吸困难,有呼噜声、咳嗽,排黄绿色粪便等症状.部分鸡还有神经症状。发病约450只.发病率为1.2%。三天后鸡只陆续出现死亡.两天内死亡50只左右。解剖病死鸡,可见:喉头、气管粘膜明显出血,小肠轻度炎症。回肠、直肠、泄殖腔粘膜出血。临床无法确诊。经实验室快速诊断.为新城疫感染。  相似文献   
3.
猪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燕秋  杨德胜 《养猪》2005,(4):24-24
弓形虫病属人畜共患病,猪肉被认为是引起人感染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由于弓形虫病与公共卫生有关,所以猪弓形虫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90年代以来,随着桑园面积的增加,土地的利用越来越显得重要,间套作模式逐年增加,并出现了许多成功的典型。桑园间套种既可以缓解产业之间土地竞争矛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可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所以发展桑园间套种对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胸腺素α_1对墟岗黄鸡免疫器官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的胸腺素α1(Tα1)对墟岗黄母鸡免疫器官指数和组织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0.015mg/kg体重剂量的Tα1可显著提高鸡免疫器官指数,可使胸腺皮质增宽,髓质胸腺小体数和胸腺细胞数增加;脾脏胸腺依赖区和法氏囊依赖区细胞增殖;高剂量Tα1则引起法氏囊髓质局部细胞变性和坏死。  相似文献   
6.
大肠杆菌O157∶H7属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是EHEC的主要血清型。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也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栓形成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征。笔者运用胶体金免疫(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GIA)检测卡和荧光PCR技术,对东莞市108份冻肉中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了检测,并对2种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东莞市各镇(区)冻肉库中的冻肉,共108份。大肠杆菌O157∶H7、O1、O48、沙门菌等菌株,由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郭霄峰教授惠赠…  相似文献   
7.
40种中草药对三株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40种常用中草药的浸出液对本地分离鉴定的3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菌株用纸片法进行体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大黄、黄连等中草药具有显著抑菌效果,为筛选中草药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肉鹅H5亚型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H 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H 5N 1,R e1株)对马岗鹅作首免日龄、免疫次数与免疫剂量的免疫试验。结果表明,雏鹅在7、14或21日龄作1次免疫均产生免疫应答,其中14与21日龄免疫组免疫后第5周抗体水平均达4 log2以上,抗体动态变化均值与峰值均高于7日龄免疫组2~3个滴度。用0.5、1和2 m l/只3个剂量对14日龄雏鹅的免疫试验中,0.5m l组抗体水平上升过程缓慢,免疫后4周抗体水平才达4 log2以上,1与2 m l组在免疫1周后上升速度较快,免疫后2周即达4 log2以上,抗体水平相近,但2 m l免疫组免疫后5~7周抗体水平均低于1 m l免疫组。说明接种剂量为1或2 m lH 5N 1油苗比接种0.5 m l的免疫效果好,尤以1 m l免疫剂量效果最好。雏鹅在7、14日龄或14、21日龄作2次免疫和7、14、21日龄作3次免疫,首免后抗体上升速度快,各检测点抗体水平均值相近,均在首免后3周达到4 log2以上,4~5周达6 log2以上,4~7周的抗体水平均高于14日龄1次免疫组,且提前2周达到4 log2以上,说明2次、3次免疫组的抗体水平高于1次免疫组,而2次与3次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说明,在肉鹅生产的禽流感免疫中,选择以14日龄首免0.5 m l/只,21日龄2免接种1 m l/只可取得较为理想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跨入21世纪,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引用信息化管理,是新形势下动物防疫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动物防疫管理水平,确保动物防疫各项措施落实,实时掌握动物防疫工作动态,保障监督工作到位,提高管理绩效,推动动物防疫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起到重要作用。鉴于目前动物防疫管理工作中引用信息化程度不高,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因此,东莞市兽医防疫检疫站从2004年起,对在动物防疫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管理进行专题研究,研究开发了“动物防疫检疫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我市动物防疫管理工作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莞市兽医防疫检疫站兽医实验室担负着东莞市动物疫病诊断、疫情监测的任务,通过参加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广东省计量认证,促进了东莞市兽医防疫检疫站兽医实验室的建设,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素质,提升了东莞市兽医防疫检疫站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管理水平。现将东莞市兽医防疫检疫站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情况介绍如下。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依据了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24个要素和国家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的11个要素,将二者的思想和内容合二为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