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
利用温带地区的春用品种与亚热带地区的秋用、夏用品种进行组配基础上,摸索如何组配适合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四元杂种.其结果表明;要使生命率与全茧量、茧层率达到一个较佳的平衡,超过对照.春秋用四元种以春用原种2个与秋用原种2个组配为宜,夏秋用四元杂种以秋用原种2~3个与夏用原种1~2个或秋用原种2~3个与春用原种1个、夏用原种1个组配较好。  相似文献   
2.
我区蚕期气候经常处于闷热的环境,春秋饲养从区外引进的春用品种比较困难,过去春秋蚕期也曾推广从苏浙引进的二化多丝量品种“苏17×苏16”,因其生命力低,繁种困难,近年已淘汰.当前我区春秋蚕期主要推广饲养抗高温多湿性能强,但茧层率茧丝质量和出丝率较低的夏秋蚕品种“桂夏二号”.  相似文献   
3.
卢筱芬 《广西蚕业》1995,32(2):10-12
根据笔者的多年实践,选育桑蚕夏蚕品种技术难度最大的是解决强健性与茧丝质量的负相关关系。能否妥善处理这对矛盾是夏蚕育种成败的关键。下面谈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广西属华南亚热带气候,桑树生长旺盛、生长期长,年中养蚕批次多而且密、连续不断,形成亩产桑叶和蚕茧特别高的独特优势。但高温多湿和闷热时间长又易导致蚕病发生,给养蚕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能选育适应这种气候的抗高温、多湿的抗逆性强和茧丝质、量兼优的蚕品种,才能适应广西蚕桑生产的发展。我站桑蚕品种选育从1972年才开始,比全国各省区桑蚕育种都要晚,而且起步唯艰,一切从头开始。经过了20年时间,越过了种种困难和重重障碍,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留下闪光的足迹。1 第一对蚕品种“桂夏一号”的育成1975年我站育成第一对适应…  相似文献   
5.
广西属华南亚热带气候,桑树生长旺盛、生长期长,年中养蚕批次多而且密、连续不断,形成亩产桑叶和蚕茧特别高的独特优势。但高温多湿和闷热时间长又易导致蚕病发生,给养蚕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能选育适应这种气候的抗高温、多湿的抗逆性强和茧丝质、量兼优的蚕品种,才能适应广西蚕桑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温度、光照较适合的条件下,蚕期不能做到良桑饱食,致使蚕儿营养不良,种茧小,公斤茧粒数多,生种有随公斤茧粒数增多而增加的倾向。经调查,在春季,公斤茧粒数在740粒以下,其生种率为0.66%;在960粒/公斤以上时,生种率增为53.23%,在秋季,700-878粒/公斤时,未发现有生种,在920-960粒/公斤时,生种率为0.64%,在1038粒/公斤以上时、生种率剧增到58.24%。  相似文献   
7.
夏秋蚕品种“两广二号”自1992年省级鉴定至今,一直是两广夏秋用当家品种。具有强健、稳产、优质、易繁等优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重点抓经济效益。特别在产量方面,要求能否再增大全茧量,提高其产量。同时在繁育方面近几年“两广二号”的反交不受精卵较多,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划时代桑蚕品种──“朝霞”(7532)姚福广,卢筱芬(广西蚕业指导所)桑蚕新品种“朝霞”(7532),于1977年育成,并开始应用,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抗逆力强、茧丝质优,配合力特别好、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用“7532”配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