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种公猪精液中携带的相关病毒会在生产中通过水平或垂直传播给母猪或仔猪,造成猪群繁殖障碍性疫病的爆发。为了解由精液垂直传播病毒病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RT-PCR和PCR技术,对2015~2016年云南省某地区种猪场送检的50份精液样品进行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JEV)和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病毒检测。检测结果显示,CSFV、PRRSV、PPV、JEV和PCV-2均有检出,阳性数和阳性率分别为1份(2%)、2份(4%)、4份(8%)、1份(2%)和2份(4%),总的阳性率为20%。送检的样品既有单一感染,又有混合感染,其中PPV检出率最高。结果表明种公猪精液中存在繁殖障碍相关病毒,PPV带毒率在2016年的迅速升高值得重视,应加强对种公猪精液管理,及时淘汰带毒种公猪。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皮肤创伤犬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犬皮肤创伤的治疗作用,建立犬皮肤损伤模型,观察其治疗犬皮肤创伤的临床效果。将皮肤创面为30mm×30mm的9只损伤模型幼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因子(BMSCF)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取BMSCF加于皮肤损伤的犬创面,以平均愈合时间、愈合残留面积为指标,观察各组动物损伤皮肤的修复情况。结果显示,BMSCF治疗组皮肤平均修复时间为27.66d±0.87d,愈合残留面积分别为(8.043±0.124)cm~2/10d、(3.317±0.105)cm~2/20d、0cm~2/30d,相对于其他两组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效果好(P0.05)。皮肤组织切片结果显示,BMSCF治疗组皮肤组织结构愈合完整、快速、瘢痕面积小。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治疗,干细胞分泌因子对犬创面愈合治疗效果显著、疗程短,通过干细胞分泌因子治疗临床上犬难愈性创面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猪血清猪瘟抗体和相应唾液中抗体的关系,从云南省境内9个不同规模的猪场,采集60份唾液和对应的180份血液样本,分离血清。通过ELISA方法对血清和唾液中猪瘟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两者之间的Pearson相关。结果表明,血清和唾液中猪瘟抗体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768,P0.05),因此可通过检测猪唾液抗体水平为规模化猪场相关疫病诊断以及免疫水平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新发现的促炎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炎性小体和半胱天冬酶在细胞焦亡发生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焦亡主要依赖半胱天冬酶1(caspase-1)、半胱天冬酶4(caspase-4)、半胱天冬酶5(caspase-5)及半胱天冬酶11(caspase-11)也可以介导。致病细菌刺激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激活炎性小体形成,依赖于caspase-1的经典焦亡途径和依赖于caspase-4、caspase-5、caspase-11的非经典焦亡途径启动诱发细胞焦亡。细胞焦亡的形态特征以发生机理与凋亡、坏死存在着差异。论文主要对细胞焦亡的形态学特征、发生机制及致病细菌诱发的焦亡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细胞焦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