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高效发情鉴定是提高母牛繁殖力、提升牛场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奶牛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传统人工观察已难以适应规模场奶牛发情鉴定需要。计步器发情鉴定难以检出安静发情,无法提高发情检出率。虽然体温参数发情鉴定潜力大,但母牛全身被毛,体表测温不理想,而接触式测温采集部位有限,可穿戴设备研发难度较大,不同采集部位牛只体温数据差别很大,为此,本文综述了前人利用奶牛躯体不同部位体温数据发情鉴定的结果,比较分析了发情奶牛各部位体温变化规律与发情的关系,为研发高效母牛发情鉴定技术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ADP核糖基转移酶3(ADP-ribosyl transferases 3,ART3)是ADP核糖基转移酶(ADP-ribosyl transferases, ARTs)家族成员之一,与非阻塞性无精症及癌症高度相关,干扰ART3基因或抑制该基因编码蛋白的表达,会导致精子密度降低、畸形率升高和曲细精管生精细胞脱落。ART3在精子发生过程中不可或缺,因此,深入研究其功能很有必要。目前,ART3在精子发生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并且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笔者综述了ARTs家族成员蛋白结构及其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ART3蛋白结构预测及其在睾丸组织中的定位,并通过分析其在三阴性乳腺癌和黑色素瘤中的功能和作用,探讨其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以期为揭示ART3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为提升动物精液品质、解决雄性不育等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白消安因其具有较强精子毒害作用常被用于制备精原干细胞移植受体,但具体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影响了其科学使用及效果提升。研究表明,白消安可引起生精细胞产生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并抑制细胞自噬、损伤血睾屏障,毒害睾丸生精机能,但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及调控通路尚不明确。基于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portation factorκB,NF-κB)通路在炎症反应中的重要调控作用,笔者综述了白消安引起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并损伤血睾屏障及抑制睾丸细胞自噬的研究结果,分析了NF-κB信号通路在白消安毒害睾丸中可能发挥的调控作用,以期深入揭示白消安毒害精子发生的分子机理,为科学使用白消安和避免环境毒素伤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简单、准确的早期妊娠诊断,是减少空怀,提升母畜繁殖力、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直肠触诊、B超检查、孕酮检测等传统妊娠诊断方法,虽然为养殖生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但还未实现母牛配后最早检测,部分养殖场还难以满足较高的技术要求或实验室条件。胚胎滋养层细胞分泌的妊娠相关蛋白(PAGs)是奶牛妊娠过程中的重要蛋白,其血液含量变化规律为妊娠诊断方法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概述了现有妊娠诊断方法,详细论述PAGs诊断方法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妊娠诊断技术发展方向,使其在“早”、“准”、“简便性”上取得重要进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究ADP-核糖基转移酶3(ADP-ribosyl transferase 3,ART3)调控精子发生机制,为改善精液品质,提高家畜繁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计了3个ART3抑制剂3-甲氧基苯甲酰胺(3-methoxybenzamide,3-MBA)浓度梯度(0.302、0.906和1.510 mg·mL-1),分别对6~8周龄小鼠进行睾丸注射,并于注射后3 h、6 h、12 h、1 d、2 d、3 d和5 d采集小鼠睾丸和附睾组织,将睾丸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并对附睾尾精子进行动力学和形态学分析。结果发现,0.302 mg·mL-13-MBA浓度组于注射后3 d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内空泡面积达到最大化,生精细胞减少,且排布散乱不规则,注射后5 d空泡面积减小,生精细胞有恢复趋势,而0.906和1.510 mg·mL-1浓度组于注射后5 d空泡面积最大化,曲细精管出现空管现象;3个剂量组小鼠附睾尾精子密度、活力及前向运动精子均呈时间依赖性降低,畸形精子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且精子尾部出现断裂、弯折和卷曲等异常形态。综上表明,ART3可能参与调控生精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及精子尾部形成等精子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6.
旨在基于公、母牛性信息素嗅觉交流的事实,为安静发情鉴定技术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预选择石家庄天泉良种奶牛有限公司的25头3~5周龄健康、产后15~35 d的可繁荷斯坦母牛,联合使用人工观察、活动量监测、直肠检查和B超检测等方法,对荷斯坦母牛进行发情鉴定,并区分正常发情和安静发情,共采集到4只正常发情和5只安静发情母牛的不同发情阶段的唾液样品,后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SPME-GC-MS),鉴定分析这些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并比较不同发情状态及不同发情阶段的差异。结果表明,发现40个在所有母牛唾液中都存在的化合物,经过配对分析,从中筛选出23个发情时含量显著高于发情前的化合物(P<0.05),其中,13个化合物(1-戊醇、吡咯、1-己醇、3-己烯-1-醇、苯乙醇、6-甲基-2-庚酮、6-(2,2,2-三氯-1-羟乙基)-1-甲基环己烯和2-戊基呋喃、2-甲基-1-戊醇、2,6,6-三甲基-2-环己烯-1,4-二酮、3-甲基-1-丁醇、二甲基砜、亚磺酰基双甲烷)在所有母牛发情时含量均有升高趋势。这些化合物可作为发情候选标记用于母牛发情鉴定,并且其含量在正常发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