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选用健康的三江平原放牧肉牛50头,体重在320 kg左右,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肉牛放牧采食的同时,试验各组按牛重的0.6%、0.8%、1.0%、1.2%和1.4%每头每天分别饲喂1.9(A组)、2.5(B组)、3.3(C组)、3.8 kg(D组)和4.5 kg(E组)的精料补充料,预试期10 d,试验期60 d。旨在研究冬季放牧条件下,不同精料补饲量对放牧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精料补饲量的增加,肉牛的平均日增重逐渐增加,B组显著高于A组(P<0.05),C、D、E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1);(2)饲料转化率以C组最高,为35.63%,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并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3)经济效益C组最高,C组60 d育肥收入较A组极显著提高176.42%,较B组显著提高80.12%,与C组和D、E组相比略有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说明,按牛体重的1.0%补饲精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草甸进行的第1年放牧,通过在放牧季(6月中旬-9月中旬)采用移动围笼法观测不同放牧强度(对照:零放牧,轻度:0.87头牛·hm-2,中度:1.42头牛·hm-2和重度:1.94头牛·hm-2)对其植被初级生产力及营养动态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小叶章草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群落净初级生产力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轻度放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中度和重度放牧分别比对照降低45.16%和52.82% (P<0.05).在整个放牧季内,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下群落地上现存量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中旬,其次为8月中旬,9月中旬最低.随着放牧的进行,群落植物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粗脂肪含量上升;群落植物钙含量在各月份间差异不显著,轻度和中度放牧下群落植物钙含量高于对照区和重度放牧区.放牧初期(6-7月),磷含量变化规律性较强,随着放牧的进行,各放牧强度下不同月份间磷含量变化均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最大值出现在8月的中度放牧区为0.67%,分别比6月和9月高48.89%和55.81% (P<0.05).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休牧对草地土壤的影响,试验在3个放牧强度下,分别采用春季、夏季和秋季休牧的方法,对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放牧相比,不同季节休牧可以降低0~≤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P>0.05),增加>5~≤1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春季、夏季和秋季休牧均能显著增加>10~≤20 cm土层土壤中的全氮含量(P<0.05);春季、夏季、秋季休牧均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P<0.05),秋季休牧还能增加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中度放牧强度下,夏季、秋季休牧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的速效磷含量(P<0.05);不同季节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较大,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放牧强度对草甸植物小叶章及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不同放牧强度下,通过分析东北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的优势植物和土壤的碳氮磷养分及化学计量比,探讨放牧对生态系统化学计量学特征和养分循环速率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小叶章活体与立枯物的全氮、全磷含量也随之增加,放牧使小叶章叶的全氮含量明显增加,而茎的变化不显著;0~10 cm土层根系的全碳、全氮、全磷变化比10~20 cm的更敏感;放牧降低了土壤全碳的含量,土壤表层的全氮含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以重牧区为最小。2)在6-8月份小叶章全株及叶的C/N值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且在中牧区降为最小值,茎的C/N值受放牧的影响变化规律不明显,只有在8月份中牧区表现为最小值;3)放牧主要影响土壤表层的理化性状以及所含根系的元素含量,7-9月份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0~10 cm土壤的C/N值降低;7,8月份0~10 cm土层根系的的C/N值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且在中牧区为最小值,而N/P值却在中牧区为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状和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北三江平原放牧季6月中旬~9月中旬,设置3个放牧强度即轻度(0.87头牛/hm2),中度(1.42头牛/hm2)和重度(1.94头牛/hm2),以不放牧作为对照,观测不同放牧强度对小叶章草地土壤物理性状和速效养分变化的影响。2010年放牧结果表明:放牧对土壤浅层物理性状产生影响,对土壤深层性状影响微弱。重度放牧强度下土壤含水量0~10cm最低,为42.84%,并与其他放牧处理产生差异(P<0.05);放牧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5cm的土层,与对照相比放牧处理对土壤容重略有增加趋势,放牧对土壤深层容重不能产生显著影响(P>0.05);家畜对土壤有夯实作用,土壤孔隙度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重度放牧土壤孔隙度最低,与对照相比降10.8%并与其产生显著差异(P<0.05)。放牧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表现在,重度放牧降低0~10cm的土层速效氮含量,其他放牧强度对小叶章草地土壤速效氮的影响微弱,各放牧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放牧强度与对照相比对速效磷含量影响微弱;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降低,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较对照下降1.72%,3.8%和8.2%,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放牧对小叶章草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