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绒山羊初级毛囊体外培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褪黑激素(MT)对绒山羊毛囊体外生长及毛囊形态的影响,采用物理切割法结合胶原酶消化分离绒山羊初级毛囊,并通过设置酶的不同体积分数(0.10%、0.20%、0.25%、0.30%、0.35%、0.40%和0.45%)以及相应的消化时间(100、80、70、60、50、45和35min)确定型胶原酶消化的最佳条件。在初级毛囊体外培养的基础上,添加褪黑激素(300pg/mL)连续培养5d,在显微镜下观察毛囊每天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毛囊分离过程中胶原酶消化的最佳体积分数和时间为0.30%、60 min,褪黑激素对初级毛囊体外生长具有极显著的(P0.01)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发育时期卵泡上四跨膜蛋白CD9的表达,以及体外成熟和超低温冷冻对绵羊卵母细胞CD9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9蛋白在卵泡上的表达部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D9 mRN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CD9蛋白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发现,在绵羊原始卵泡上就开始检测到CD9荧光信号,且随着卵泡的成熟荧光信号逐渐增强,成熟卵泡时荧光信号达到最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新鲜MⅡ期卵母细胞中CD9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冷冻GV期卵母细胞CD9 mRNA的表达量最少;Western blotting检测得出新鲜MⅡ期卵母细胞中CD9蛋白表达最多,冷冻GV期卵母细胞上表达最少,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要比胚胎保存应用前景广泛,而四跨膜蛋白CD9在精卵融合中更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上结果均显示,冷冻保存降低卵母细胞四跨膜蛋白CD9含量,而CD9的损伤是受精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外源雄激素丙酸睾酮对绵羊附睾特异表达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5(GPx5)的影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和附睾头部内睾酮(T)、二氢睾酮(DHT)的含量,及附睾头部雄激素受体(AR)蛋白表达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了附睾头部GPx5-mRNA和AR-mRNA相对表达量;并结合免疫印迹(WB)法检测了附睾头部GPx5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丙酸睾酮处理(TPT)组与对照组相比绵羊血清DHT含量,附睾头部T含量、DHT含量均显著提高,分别是对照组的0.5、6.0、0.8倍;GPx5-mRNA和AR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分别是对照组的0.75和0.77倍(P0.05);AR及GPx5蛋白表达量显著提高,分别是对照组的0.63和0.58(P0.05)。因此,外源雄激素丙酸睾酮可大量提高绵羊附睾头部GPx5基因的表达,对绵羊附睾头部GPx5基因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5(GPx5)基因在绵羊附睾及附睾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印迹技术及免疫荧光等方法,分别检测GPx5基因在绵羊附睾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上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青年羊附睾GPx5基因在头部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体部和尾部(P0.05);青年羊附睾头部GPx5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羔羊和老年羊附睾头部(P0.05)。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羔羊附睾无GPx5蛋白表达;青年羊附睾各部位均有表达,而老年羊附睾头部和体部有表达、尾部无表达。灰度分析结果表明,青年羊附睾头部GPx5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且青年羊附睾头部GPx5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老年羊附睾头部(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羔羊附睾未检测到GPx5蛋白表达信号;青年羊附睾各部位均有荧光信号表达,且附睾头部和体部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尾部,并在附睾管液体中也发现有荧光信号;老年羊附睾头部和体部有荧光信号,荧光遍布于附睾管假复层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质中。【结论】GPx5基因mRNA在绵羊附睾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但在不同部位具有表达差异性;GPx5蛋白于附睾管假复层上皮细胞表达,且在性成熟前羔羊附睾及老年羊附睾尾部未表达,因此推测GPx5蛋白的表达与绵羊性发育时期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Tetraspanins特殊的四次跨膜结构能联系膜内、跨膜和膜外蛋白,从而形成一个通道,起到连接膜内外生物信号的作用。CD8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四次跨膜蛋白分子,在机体内分布广泛并参与生物体大量的生理应答反应,在多个细胞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且与人类很多疾病的发病机理息息相关,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CD81的分子结构、空间构象及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尤其是探究CD81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精确作用对于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作者将重点阐述近年在CD81的分子结构与生化特征、细胞融合效应、识别病毒的机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临床应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意义,这对研究临床各种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