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1篇
  9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硅素灵对草莓的增产作用草莓施用硅素灵增产幅度很大。浙江省土肥站1994年、1995年在杭州市笕桥镇横塘村的试验表明,大栅草莓喷施硅素灵后,平均增产率为27.1%,露天草莓则达36.8%。最近,建德市土肥站在杨村桥镇的试验表明,喷施硅素灵2次或1次之后,株高增加,叶色变深,叶肉增厚,叶片有光泽,与不喷施的相比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效果极为明显。2.硅素灵使草莓增产的原因硅素对草莓的增产作用,主要是因为硅素能增强草莓体质,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硅素促使表皮细胞表面形成硅胶层,降低叶面的蒸腾作用,增加抗旱能力。据测定,草莓施硅素  相似文献   
2.
现代建筑业发展越来越快,建筑行业的管理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高层建筑、水利水电以及大型设备基础等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起到了很多作用.如果不能合理地进行混凝土的配置,会因温度与自身材质引起变形,导致施工完成后产生裂缝,是极具危害性的.由此可见混凝土的质量是影响工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建筑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于羊皮肤细颈囊尾蚴病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进行了介绍。对于该病的诊断,可从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两方面来进行。羊皮肤细颈囊尾蚴病重在预防,在养羊生产中应该加强管理,减少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贺捷  舒时富  廖禺  李艳大  陈立才  叶春  潘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95-9997,10006
概述了以江西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特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了耕、种、管、收4个主要环节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农田基础建设、农机装备技术、政策引导等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土壤可溶性硅与水稻生理及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7.
船体焊接中常见的总体变形有:船总长缩短、船艏、艉上翘,整体扭转等;局部变形有:船底板、傍板、内底板、甲板、舱壁板、上层建筑(甲板室、驾驶室)中的内外围壁及门、窗等凹凸变形和构件的变形等。船体变形将引起肋板失稳,导致船体结构强度降低;部件和分段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将使船体的装配变得复杂和困难;各种板列的凹凸不仅影响船体的美观,而且将影响船舶的航行以及舱内外的机器安装,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氮组分的变化及其生物有效性,采用实地采样调查、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法,研究若尔盖自然湿地保护区内相对原生沼泽(RPM)向轻度退化沼泽(LDM)、中度退化沼泽(MDM)、重度退化沼泽(HDM)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氮组分的演变特征及与有效氮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当沼泽发生中度、重度退化时,土壤全氮(TN)含量分别降低33.4%~77.8%、69.4%~93.7%(P0.05),碱解氮(AN)含量分别降低36.8%~80.2%、57.6%~82.2%(P0.05)。4类湿地土壤的酸解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未知态氮含量均按RPM、LDM、MDM、HDM的顺序降低。与RPM相比,HDM土壤酸解氨态氮与未知态氮含量分别降低66.3%~70.8%、62.2%~78.4%(P0.05),MDM和HDM土壤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降低47.2%~68.6%、85.7%~86.7%(P0.05)。氨基糖态氮含量随着湿地退化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湿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氨基糖态氮与酸解氨态氮占全氮的比例上升,而氨基酸态氮的比例下降。酸解氨态氮和未知态氮分别是影响RPM和HDM土壤碱解氮含量的主要有机氮组分,LDM与MDM土壤碱解氮含量却主要受有机氮组分中氨基酸态的控制。若尔盖湿地退化降低了土壤全氮及酸解组分氮含量,减弱了土壤氮"汇"功能,改变了有机氮组分对氮素有效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旨在阐明双季稻分蘖数与冠层反射高光谱间的定量关系,构建基于高光谱的双季稻分蘖数监测模型。基于不同早、晚稻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于关键生育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测定早、晚稻分蘖数,同步使用FieldSpec HandHeld 2型高光谱仪采集早、晚稻冠层反射高光谱数据,分别利用光谱指数法和连续小波变换构建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进行监测,建立双季稻分蘖数光谱监测模型,并用独立试验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新型光谱指数和敏感小波特征对双季稻分蘖数的监测效果优于其他类型光谱参数(植被指数和“三边”参数),其中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db7(s9,w735)监测早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754,模型检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为0.128;位于红边区域的小波特征mexh(s6,w714)监测晚稻分蘖数时表现最优,监测模型R2为0.837,模型检验RRMSE为0.112。研究结果可为双季稻分蘖数快速无损监测和群体质量精确调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施肥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田间采样与数理统计法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紫色土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施肥方式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化学氮磷钾肥配施(NPK)、单施有机肥(OM)、有机肥配施化学氮磷钾肥(OMNPK)和秸秆还田配施化学氮磷钾肥(RSDNPK)。结果显示,施肥的各处理均能够提高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以OM和RSDNPK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相比CK,OM处理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PXOC)、微生物量碳(MBC)、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分别提高91.4%、109.2%、57.5%、35.1%,RSDNPK处理的TOC、PXOC、MBC、DOC含量分别提高142.8%、95.4%、70.8%、46.2%。土壤PXOC、MBC、DOC占TOC的比例(分配比例)分别为36.18%~49.13%、1.64%~2.58%、0.57%~0.94%,其中,PXOC和MBC的分配比例在RSDNPK处理中较CK显著(P<0.05)降低,而DOC的分配比例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OM和RSDNPK处理的CPMI显著(P<0.05)高于N和NPK处理。土壤PXOC、MBC含量与氮磷养分之间,以及CMPI与MBC、PXOC、TN、AN、AP均呈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性。研究结果说明,有机肥或秸秆还田配施氮磷钾化肥能够提高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改善土壤质量,PXOC与CPMI可用作表征土壤质量变化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