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牧场饲养的六号乳用山羊,雌性,年龄九个月,体重17公斤,营养中等,该羊一贯健康状况良好,未患过任何疾病。不幸于1957年12月4日晚突然倒毙,翌日才为饲养员发觉,当即报告我校兽医进行诊断,尸体体态正常,户僵强直,左腹膨胀,毛很松乱,肛门略有半干湿的粪污一小块,地板有被骚爬痕迹,估计该羊死前曾作剧烈挣扎。据了解:于十二月四日正午喂饲一次,  相似文献   
2.
鹅的鸭瘟病预防,多年来都是使用鸭瘟弱毒疫苗按鸭的免疫剂量进行预防接种,但最适宜的免疫剂量尚未测定。为了测定鸭瘟疫苗对鹅的有效免疫剂量,采用鸭瘟鸡胚化  相似文献   
3.
鹅感染鸭瘟     
鸭瘟是鸭的一种猛烈的病毒性传染病,往往引起鸭群的大批死亡。鹅感染鸭瘟病毒后,也会发病死亡,称鹅感染鸭瘟,或鹅的鸭瘟病。据文献报道,在某些地区,鹅可大规模感染鸭瘟而招致巨大的损失。并往往呈地方性流行。但在另一些地区,即使将健康鹅与鸭瘟病鸭一起饲养,也不会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成年鹅,尤其多见于产蛋期的母鹅。小鹅极少发病。临诊症状鹅只患病初期,精神食欲无多大变化,体温升高达42—43.5℃,体重显著下降,继而精神沉郁,两脚发软,行走困难;流鼻液,时时大力摇头,眼睑肿  相似文献   
4.
在人医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来诊断某些疾病,特别是肝脏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兽医在这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甚少,对鸭的疾病血清蛋白电泳的研究,尤为缺乏。1980年对我校牧场一群北京鸭中的部分正常鸭,几种肝脏疾患及肿瘤病鸭的血清蛋白进行了测定。本文就其结果试作分析,以探讨血清蛋白电泳对鸭肝脏及肿瘤疾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紧急预防接种制止鸡新城疲在本鸡群内的蔓延和向邻近鸡群或鸡场的蔓延,这是目前防制鸡新城疫的一个简单易行而又效果较好的措施。本文虽只列举了一次经验,但对于很多鸡场来说,则是多次被证明了的。  相似文献   
6.
1967年首次报导用丁苯咪唑[甲基5(6)丁烷—2—苯吲哚氨基碳酸块]能有效地驱除鼠、鸡、犬、猴子、绵羊、牛和猪胃肠道线虫的报告。后来的工作亦证实了丁苯咪唑能有效地驱除各种动物的寄生虫。本试验报告的目的在于说明丁苯咪唑驱除马寄生虫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一、鹅感染鸭瘟病毒的历史资料及流行情况: 鹅感染鸭瘟病毒,造成大群发病,呈地方流行性,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这方面的资料至今报导仍不多。黄(Hwang·J·)等(1975)报导,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家养和野生水禽在1968~74年爆发过10次鸭瘟,其中鹅发病三次。赖波维特丝(Leibovitz)(1978)称番鸭和家鹅也有感染此病的报导。1973年  相似文献   
8.
乙酸纤维素薄膜血清蛋白电泳,在医学上已被广泛应用。国外文献资料上已有关于畜、禽血清蛋白电泳正常值的报导;我国兽医科学上有关这方面的报导,尚属少见。1978年底,我们曾对广东某县奶牛场进  相似文献   
9.
用小鹅瘟强毒疫苗接种的母鹅群越来越多,以及母鹅群接触病毒的机会越来越频繁,其所产的蛋均含有不同滴度的母源抗体;再加上母鹅产蛋有季节性,一只母鹅一年平均约产三十只蛋,种蛋的价格较贵,因此,用鹅胚生产强毒疫苗有一定困难。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发现小鹅发生此病的日龄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笔者等已多次看到四十五至五十五天龄鹅只患典型的小鹅瘟而死亡的病例。倘若不断地用强毒接种或通过成年鹅,由于强毒不断地适应鹅体并增强其毒力,就可  相似文献   
10.
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在国外早有报道。1932年Hendrickson 等首次报告本病在美国发生,将其病原菌命名为 Pfeifferella anatipestifer。当时称为新鸭病,以后还长期不合理地沿用。1938年美国 Graham 等在商品鸭场中也发现本病,称为“鸭败血症”。1955年 Dougherty 根据本病的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