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1.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猪生产中的粪便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改善猪的福利状况,有效节约能源、劳动力和用水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1]。生长的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是影响哺乳仔猪生长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有关发酵床是否影响哺乳仔猪的生  相似文献   
2.
由疫霉菌引起的苗疫、褐腐病是柑桔苗期和结果期间的重要病害.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柠檬褐腐病病原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氟噻唑吡乙酮与双炔酰菌胺的抑菌作用强,EC50值分别为0.000 6、0.011 6 mg/L;烯酰吗...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引起槟榔芋疫病的芋疫霉菌开展生物学特性、致病力研究及田间防治药剂筛选,为综合防治槟榔芋疫病提供参考.[方法]以荔浦芋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患疫病荔浦芋植株中分离病原菌,对病原菌进行生物学性状测定,并根据菌株菌丝的形态、孢子囊形态特征及大小、回接发病症状等将病原菌鉴定到种;分别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和田间植株喷雾接种法,测定菌株的致病力,并鉴定供试荔浦芋的抗病性.将7种杀菌剂配制成500倍稀释液的较高浓度,设清水对照,于芋疫病严重时期施药,药后定期观测田间防治效果.试验期间到荔浦芋产区调查种植户防治芋疫病的用药情况.[结果]从患疫病荔浦芋植株中分离得到病原菌,病原菌菌丝宽3~8 μm,孢子囊多为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大小33~108 m×28~56 μm,长宽比1.1~3.0,鉴定为芋疫霉菌(Phytophthora colocasiae Racib.).芋疫霉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在25℃下生长最快,生长速率为1.33 cm/d;用两种方式接种的荔浦芋叶片发病率均高达100%,且病斑扩散快,据此判断菌株具有强致病力,供试荔浦芋鉴定为感病品系.7种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有限,其中以50%烯酰吗啉和58%甲霜·锰锌的防效相对较好,平均防效分别为58.8%和52.4%.调查发现,种植户较多使用甲霜灵+烯酰吗啉防治芋疫病,其中以甲霜灵+烯酰吗啉+丁子香酚的防治效果较好.[结论]广西荔浦县荔浦芋疫霉菌有强致病力,荔浦芋为感病品系.50%烯酰吗啉和58%甲霜·锰锌可作为防治荔浦芋疫病的药剂使用,建议在发病初期及时施药,并合理进行杀菌剂的轮换和混配.  相似文献   
4.
菌酶协同发酵兼具微生物发酵和酶解的优势,能够有效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有毒物质,提高饲料适口性和营养价值,缓解饲料蛋白资源缺乏的现状。文章对菌酶协同发酵常用菌种和酶、发酵工艺影响因素、菌酶协同发酵饲料的优势及发酵饲料在养殖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菌酶协同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柠檬疫菌褐腐病的病原菌确切种类,本研究通过多次采样、病菌分离纯化、人工接种等一系列研究,确定分离到了正确的病原菌。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和致病性,确定引起广西柠檬疫菌褐腐病的病原菌为柑橘褐腐疫霉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  相似文献   
6.
由疫霉菌引起的苗疫、褐腐病是柑桔苗期和结果期间的重要病害,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柠檬褐腐病菌柑桔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杀菌剂毒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氟噻唑吡乙酮、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霜脲氰、氟菌?霜霉威、甲霜?锰锌、代森锰锌、百菌清、三乙膦酸铝、氢氧化铜和丁子香酚,EC50值分别为0.0017、0.0116、0.6264、0.6471、1.596、4.034、13.23、25.40、41.74、69.15和71.51 mg?L-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