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西南彝族聚居区(香格里拉市、赫章县、美姑县、越西县和雷波县)彝兽医常用药用植物的基本情况,对101种采集的植物药物进行标本制作和性味归经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01种药用植物归属45科81属,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菊科和蓼属;药性寒、凉、温、热、平的种类分别为37种、25种、21种、0种、25种;药味酸、苦、甘、辛、咸、淡、涩的种类分别为12种、69种、31种、35种、3种、12种、15种;归经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焦的种类分别为21种、58种、23种、46种、24种、24种、21种、6种、11种、4种、0种、0种。该调查研究初步梳理归纳出西南地区彝兽药植物资源种类和分布特征,为彝兽药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从航天搭载小麦材料中筛选出有益突变体,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或新种质,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课题组采用系谱法开展了航天搭载小麦后代材料的选育,选留了株型、株高、生育期、穗部、籽粒等77个穗系,继续进行下一步的选育。通过5个世代的系谱选育,筛选出了一个矮秆突变体19h-64,该品系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74天,株高46.4㎝,比对照72.4㎝矮26㎝,降低了35.9%,长方型穗,穗长10.4㎝,穗粒数61粒,长芒,籽粒白色、卵圆、角质,千粒重60.4ɡ。  相似文献   
3.
在冬春枯草期采取粮草轮作、秸秆青贮、贮备干草、定期驱虫、延长放牧时间等综合技术措施,对安哥拉杂种羊的饲养,结果表明试验组各代次、年龄的增重效果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周岁二代公、母羊春季剪毛量平均比对照组增加0.16kg,二岁二代公、母羊平均增加0.33kg,周岁三代公、母羊平均增加0.35kg.羔羊断奶成活率二代公母羊试验组平均达92.5%,对照组为65%,三代试验组公、母羔断奶成活率88.24%,而对照组仅64.29%.杂种羊冬春死亡率试验组平均5.96%,对照组高达16.50%,试验组冬春死亡率平均比对照组减少10.54%.试验结果表明采取综合技术措施饲养安哥拉杂种羊效益好,精饲料用量少,农户都能承受,结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2016~2017年的育种基础上,开展了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搭载小麦第3代材料的育种,对试验材料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等生育期进行了观察记载,并对植株、穗部、籽粒等性状进行了详细的考种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针对川西农村地区畜牧业发展展开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畜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川西地区畜牧业发展情况,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和成果,旨在探究川西广大农村地区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川西地区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对美姑高繁山羊类群成年母羊的体重与体尺进行了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体长、胸围、胸深和胸宽是影响体重的主要陛状;多元决定系数ED=0.7248,剩余项仅0.2752,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已包括在内。在生产实践中,以胸围为主并兼顾体长、胸深和胸宽进行选择,有利于提高体重指标。  相似文献   
7.
美姑县安哥拉山羊改良本地山羊工作已初见成效,生产的马海毛价格高于绵毛3倍,是制作彝族服装擦尔瓦最好的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可观。如进一步推广人工种草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养羊科技推广力度,建立安哥拉山羊纯种繁殖场,扩大人工授精配种规模,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姑山羊是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群众的自发选育而逐渐形成的高繁山羊类群,主要集中分布于美姑县的巴普、巴古、农作三个乡.被毛以黑色和黑白花色为主,公、母羊均有角,大多数羊有肉铃.饲养管理以舍饲和放牧相结合,少数拴放或放牧,夏秋季节以放牧和拴养为主,冬春季节以舍饲为主,饲料为农副产物和人工牧草.每年春秋两季用丙硫咪唑进行驱虫.  相似文献   
9.
对航天搭载小麦3个矮秆突变体和4个高秆突变体的株高、各节间及穗部性状进行研究,以探索引起航天搭载小麦株高变异原因及株高突变体穗部性状变化.结果表明,矮秆突变体株高最矮的'19h-64'仅有46.4 cm,比对照降低26.3 cm,降幅36.2%,高秆突变体株高最高的'19h-87'有92.5 cm,比对照增高19.8 ...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对“嫦娥5号”返回式试验卫星小麦搭载材料中选择获得的19个突变系进行鉴定试验,鉴定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表现,以筛选出优异品系,开展进一步试验为申请品种审定做准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航天搭载的小麦参试突变系与航天搭载亲本(CK)抽穗期、成熟期、株高、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有一定差异。结合育种目标,综合抗病性、生育期和产量性状,将20h-66、20h-32、20h-30-5、20h-16进一步开展品种培育相关试验,选择产量性状突出的品系进入区域试验,为申请品种审定做准备。其余抗病性好、产量性状较好的品系留作资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