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集水措施下油松植树带微域环境的水量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涛  杨吉华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3):137-139,183
为解决因干旱少水导致黄土高原树木生长不良的问题,利用径流林业的理论,对不同集水面积和集水措施对油松生长环境的水量平衡做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集水面积和坡面处理措施对植树带的来水量、耗水量和水量平衡都产生较大影响。其中集水面积5m2的水分盈余比集水面积3m2的要多,采取压实拍光措施(PG)的水分盈余比未采取措施(CK)的要多。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降水资源环境容量下侧柏合理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永涛  杨吉华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2):156-158,162
利用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理论和水量平衡理论对黄土高原10年生侧柏的水量平衡和合理造林密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土高原10年生侧柏的造林密度不合理,大多存在着水分盈余或水分亏缺,应进行适当调整。在该地区降水资源环境容量条件下,10年生侧柏的最大造林密度为2004株/hm2,最合理的密度应为1856株/hm2,相应集水面积为3.89m2。  相似文献   
4.
鲁中花岗岩山区人工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济南市南部山区圣泉寺林场内,以5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进行研究,以其为北方石质山区人工林的科学经营与抚育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各种林分的土壤密度、孔隙度和渗透速率等表征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的指标明显好于无林地,其中混交林好于纯林,刺楸纯林好于黄连木、栾树纯林。②在旱季和雨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大部分林地土壤含水量呈现递减趋势,其变动幅度小于无林地。③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林地土壤饱和持水量逐渐减小;混交林表层土壤蓄水功能最好,其它林分各层次差异较小。混交林对水分的贮蓄和调节能力较强,但各林分供水性能差别不大。在涵养水源和水分有效性方面,混交林优于纯林,纯林中以刺楸大阔叶树种较好,栾树较差。建议在今后的森林经营中,首先考虑营造混交林分,林种组成以刺楸×黄连木较好;若营造纯林以刺楸林分较好。在现有林分的经营管理中,对黄连木和栾树纯林应注重对其地表植被和枯枝落叶层进行保护,对残次林分采取封山育林措施,有条件时尽量改造为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6.
油茶无性繁育技术在广南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性繁育是目前油茶最常用的繁殖手段,结合广南县的气候特征,将油茶无性繁殖技术应用在广南县,在培养砧木时间、嫁接时间、穗条选择上进行改进,使之成为适应广南县乃至整个滇东南地区油茶无性繁育的先进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空化模型在流体机械的研究和设计中必不可少,但目前缺乏对适用于高海拔工况的空化数值模型的研究。首先基于Zwart-Gerbera-Belamri空化模型,分析和推导了气泡初始半径、气核体积分数等模型中关键参数关于海拔高度的关系式,使模型适用于高海拔环境。然后将数值计算结果与相应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最后针对NACA0009水翼,在0~5 km海拔高度下,使用修正后的空化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工况设置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环境气压降低、气核体积分数降低、气泡初始半径增加、压力面最大压力系数基本不变、吸力面最小压力系数略微增加、空穴长度显著增加,当海拔为5 km时,空穴长度增加到约弦长的81%,空穴长度增长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 km处达到峰值0.17后开始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8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幼林地为研究对象,以芋头、辣椒、玉米、茶叶4种作物为间种作物,采用实地采样和试验测定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核桃林地不同间种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探讨适合核桃林地的最佳间种模式及核桃高效栽培技术的集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间种能改善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且间种芋头的效果最好,为核桃林地最佳间种模式;其次是间种辣椒,为核桃林地比较适宜的间种模式;而间种玉米及茶叶,不利于改善核桃林地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9.
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笔者用光合菌制剂对两个蛋种鸡场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对鸡并无明显提高产蛋率和健康的作用。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用光合菌光合菌“红精灵”饲宝,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奇威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含菌量不低于每ml30亿个活菌。12 试验用鸡蛋种鸡,德州市种鸡场的迪卡蛋种鸡1355只和华能电厂种鸡场海兰白蛋种鸡4469只。13 试验方法两个场均将试验鸡群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试验组鸡16周前每只12ml/日,16周及其后每只15ml/日,光合细菌制剂…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上中游治沟骨干工程防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王英顺,邓吉华(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西安710043)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是国家为了加强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步伐、减少入黄泥沙而在支毛沟内兴建的防洪拦泥淤地骨干工程,对提高小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