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1.
陈德  向东梅  石声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39-10141,10143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难以保障自身的合理收益.该研究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等多个市场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比垄断情况下和完全竞争市场中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经济决策,论述了农业生产资料生产企业、农产品流通服务商的垄断地位对农民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农民在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交易时所处的弱势地位及其遭受的经济侵害.通过分析,进一步认识到了保护农民利益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一是对生产资料提供者进行管制;二是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三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制度.  相似文献   
2.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是高等农业院校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教育投入向教育产出转化以及自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开展的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差、培训方式单一、培训不系统和不连贯及教材缺乏等问题,应通过构建高等农业院校新型农民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加强组织管理和教材建设等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
消费结构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动因,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和协调发展。文章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通过消费倾向、消费弹性和基本消费支出等参数定量地考察了重庆市居民消费结构。可以看出重庆市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较大。食品和居住在居民支出构成中占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蚕桑生产组织模式的调查分析与调整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东梅  黄先智  沈以红 《蚕业科学》2010,36(6):1056-1060
重庆市现有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主要包括农户分散经营模式、公司规模化经营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专业合作社模式。对这4种生产组织模式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4种模式分别存在规模小风险大、投入大成本高、制度设计有缺陷、服务功能有限等问题。调整与完善重庆市现阶段的蚕桑生产组织模式建议从3个方面入手:(1)通过桑园流转等方式,重点发展蚕桑生产基本户;(2)构建使农户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干、鲜茧利益共同体的新型生产组织模式;(3)以蚕桑资源高效利用和提高蚕桑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为目标,充实蚕桑生产合作社的生产与经营内容,提高合作社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疆农业产业化中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但目前仍然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发展状况,尚未实现资源的最佳有效配置。农业产业化是新疆农业向高效益、高层次发展的现实选择,但在产业化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尚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地域分工学说、专业化生产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并借鉴西方及我国发展经济学以及区域经济学中关于区域开发和产业发展的一般原理,在对新疆的自然、经济、技术和资源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提出了瓜果业、畜牧业和棉花为新疆农业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部门。  相似文献   
6.
茧丝价格异常波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茧丝价格异常波动及对茧丝绸行业的影响,提出了茧丝价格决定机制和控制茧丝价格异常波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