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布洛芬-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共沉淀工艺制备了布洛芬(Ibuprofen,BF) β 环糊精(β Cyclodextrin,β CD)包合物(简称包合物),经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鉴定,BF与β CD确已形成包合物;溶解度试验结果证明,BF经β CD包合后溶解度是BF原药的9 38倍;BF β CD包合物及BF的溶出度参数t50分别是2min和15min;包合物的平均含药量为11 98%±0 35%( x±SD,n=3),平均产率为79 83%±0 43%( x±SD,n=3)。  相似文献   
2.
应用建立的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蛇毒中精氨酸酯酶含量的方法 ,检测波长 λ=4 91nm处 ,在 Na-甲苯磺酰 - L -精氨酸盐酸盐甲酯浓度 2~ 10μmol· ml-1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9) ;测定结果是每 1mg蛇毒中精氨酸酯酶的平均酶活力单位为 0 .6 76± 0 .0 35 (n=5 ) ;高、中、低三种浓度水平的蛇毒在淀粉中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 99.4 2± 0 .0 32 %、92 .81± 0 .0 16 %、10 0 .95± 0 .0 4 2 % (n=5 ) ;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 15 %。  相似文献   
3.
氯霉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环糊精 ( Cyclodextrin)具有特殊的环状中空圆筒结构 (内径 0 .7~ 0 .8nm) ,故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客分子 (如药物 )形成包合物。有研究证实 ,药物制成环糊精包合物后 ,可显著增加难溶解性药物的溶解度 [1]和生物利用度 [2 ] [3 ] ,促进药物稳定化 [4] ,减少药物的刺激性[5]  相似文献   
4.
吡喹酮脂质体的试制及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氢化豆磷脂和胆固醇为膜材,采用逆相薄膜蒸发法制备了吡喹酮脂质体(PZQ-Lip),经电镜和光镜检测显示,PZQ-Lip粒径大部分为2~4 μm,并以大单层脂质体为主.3批PZQ-Lip的平均包封率为(71.82±2.2)%,平均含药量为(8.95±0.2)%.建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PZQ的方法简便、准确,绝对平均回收率按照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依次为99.7%(RSD=1.4%,n=5)、99.8%(RSD=1.7%,n=5)和99.5%(RSD=1.8%,n=5).  相似文献   
5.
生物降解型吡喹酮微囊的构建及其药剂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生物可降解的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 ,采用复凝聚法制得适合肌肉注射的吡喹酮微囊 ;考察其形态学特征及吡喹酮微囊的体外动态与静态释药情况。建立高效液相紫外色谱测定微囊内药物含量。结果 3批生物降解型吡喹酮微囊显微镜下和电镜下外观均一、光滑 ,平均载药量为 10 .0 3%,平均包封率为 6 1.75 %,平均粒径为45 .1μm;体外释药研究结果表明微囊内的药物无突释现象。该生物降解型吡喹酮微囊可达到缓慢释放和长效制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