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1.
[目的]为了研究阉割对早胜黄牛公牛肉质的影响,[方法]试验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养殖环境一致的12月龄早胜黄牛公牛和阉牛(6月龄早期阉割处理)各3头,短期育肥3个月,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对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pH值、肉色(L*、a*和b*)、系水力、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粗灰分及氨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阉割公牛背最长肌的pH、红度(a*)、黄度(b*)、系水力、粗脂肪、Glu、Leu含量显著高于公牛(P<0.05);而背最长肌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亮度(L*)、粗蛋白、水分显著低于公牛(P<0.05),在公牛和阉牛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中,多数氨基酸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阉牛氨基酸含量略高于公牛氨基酸含量。[结论]阉割处理可以显著提高12月龄早胜黄牛的嫩度和系水力,改善牛肉的色泽,增加牛肉干物质和氨基酸含量,说明阉割有助于提高早胜黄牛育肥公牛的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冬季补饲对妊娠期藏母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微生物区系及羔羊生长发育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选择健康藏母羊440只,分为2组.对照组(control check,CK)为放牧饲喂,处理组(test,T)在放牧基础上,每只母羊补饲0.1 kg·d-1精料补充料,试验期为45 d(配种后106~150 d).试验结束后,从处理组和对照组中随机选择5只和6只母羊屠宰后分析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细菌菌群组成.同时测定新生羔羊的生长发育指标.结果 表明:(1)处理组羔羊的体重、体高和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处理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s,TVFA)、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乙酸和异丁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母羊瘤胃微生物在门和属水平上组成相似,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以及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为优势菌门;而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 l)、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RC9-gut-group)、普雷沃氏菌科-UCG-001(Prevotellaceae-UCG-001)为优势菌属;(4) Alpha多样性指数中,对照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说明对照组瘤胃微生物多样性优于处理组;(5)瘤胃微生物功能预测发现,两组母羊瘤胃微生物主要富集于复制和修复(Replication and Repair)、碳水化合物代谢(Carbohydrate Metabolism)和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综上,妊娠后期藏母羊的冬季补饲能够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营养需求,同时提高母羊瘤胃液中TVFA、丙酸和丁酸含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瘤胃细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短期补饲不同剂量双歧杆菌对柴达木绒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0只6月龄、体况相近的柴达木绒山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山羊饲喂基础饲粮,LD组、HD组分别在饲粮基础上添加双歧杆菌5×106、5×107CFU/g。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LD组和HD组绒山羊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HD组绒山羊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雌二醇(E2)、生长激素(GH)、总蛋白(TP)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尿素(UREA)含量显著降低(P<0.05);LD组GH含量显著升高(P<0.05),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胰岛素(INS)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LD组相比,HD组绒山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免疫球蛋白G (IgG)、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4 (IL-4)、球蛋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