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棉田三代亚洲玉米螟分布和转移为害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在棉株上的产卵部位以中部为主,由下而上在第3~11果枝的卵量可达87.5%;在棉株的水平分布上,由内向外,则以每果枝的第1~3节位为多,可占83.3%;在此范围内的卵量占总卵量的66.7%。卵块以产在棉叶叶背上为多,占97%。幼虫的分布和转移随龄期而异。1~2龄分布在卵块附近,3~4龄87.3%分布在第10果枝以下,5龄幼虫65.45%以上转移至第10果枝以上,在为害组织器官上,1~2龄幼虫45%为害,3龄蛀食20d以内青铃占61%,其次为害花蕾和主茎,并随龄期增长向大铃转移。  相似文献   
2.
氟苯哒唑(Flubendazole,商品名Flubenol)是一种新的广谱驱虫药,对人、牛、猪、羊等的线虫和绦虫有良好的驱虫作用,国内尚少报道。我们应用氟苯哒唑驱猪的线虫获得显著效果,简报于后。方法一、实验药物:5%Flubenol,白色粉剂,600克/筒装,每克含氟苯哒唑纯药50mg,系比利时Janssen公司生产,由四川省成都市饲料公司惠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成都、重庆两动物园大熊猫的血清学调查,首次证明大熊猫能自然感染细小病毒,并可引起出血性肠炎,其感染的阳性率达50%. 大熊猫感染细小病毒,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1986~1987年,我们对成都及重庆动物园饲养的部分大熊猫进行了细小病毒的血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16种28只珍贵野生动物乙型脑炎的血清学调查证明,大熊猫、小熊猫、华南虎、东北虎、岩羊、梅花鹿、黇鹿、驼鸟等均能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雪豹也可感染,但HI效价低(1:10)。建议在动物园开展预防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和增添防蚊措施。  相似文献   
5.
等孢属(Isospora)球虫在国内的研究报告不多,武昌(Wassell,1923)、北京(Faust,1928,Lo,1928)、济南(Smyly等,1936)、上海(Andrews,1938)、广州(Matsubayashi等,1948)等地,曾有人的等孢球虫病例报告,邬捷(1980)在四川猪内发现阿尔木图等孢球虫(I.almaataensis)。1982年6月,我们在重庆市动物园小熊猫(Ailurus fulgens styani)体内,发现一种等孢  相似文献   
6.
<正>蟳蜅女的头饰比衣着更具特色,妇女们将头发梳好盘在脑后,绾成一个圆髻,再横着插上发簪,把一串串鲜花串成花环,将发簪装饰起来,色彩绚丽美观,展现了蟳蜅人的朴素美与对生活的热爱。作为福建泉州的一个沿海渔村,蟳蜅位于古刺桐港畔,三面环海,这里的蟳蜅女与惠安女、湄洲女并称  相似文献   
7.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 Cuvier)是我国珍贵稀有动物。关于小熊猫的寄生虫,国内外研究报道甚少。1982年6月至1983年8月,我们为了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对重庆  相似文献   
8.
熊猫蛔虫是危害大熊猫最严重的寄生虫。本文用低温(-10℃,-12℃,-23℃,-27℃,-30℃)和高温(45℃,50℃,60℃,70℃,75℃,80℃)测定熊猫蛔虫卵的抵抗力,拟寻出杀灭虫卵的最适温度。本文通过7923个虫卵的试验证明:熊猫蛔虫卵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二期幼虫卵在60℃10秒,70℃1秒,75℃1秒死亡,在80℃立即死亡,认为70℃以上是杀灭熊猫蛔虫卵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9.
甲苯咪唑及噻丙吡啶是驱肠道线虫药,在驱人的线虫上广为应用,而在兽医寄生虫上应用较少。国内,西藏畜牧兽医研究所(1980)应用甲苯眯唑驱绵羊肠道线虫,广西兽医研究所(1980)应用甲苯咪唑驱猪的线虫,均获得良好效果,而噻乙吡啶在家畜  相似文献   
10.
下梅村保存着明清时代典型的建筑群,商周时期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兴盛一时,现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蕴藏着丰厚的人文景观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