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当前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是"烟囱式",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孤岛,业务协同难、数据共享利用难等问题突出,阻碍了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开展.在多年省农业农村政务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和思考的基础上,本研究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业务应用与数据资源整合建设为对象,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旨在整合广...  相似文献   
2.
常州市农机供应行业中的造假贩假现象有望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常州市是农机生产及配件供应比较发达的地区,有着雄厚的农机生产基础和强大的农机供销队伍。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公认的省内主要农业机械生产基地及配件的集散流通中心。 但是,近几年来,受利益驱使,常州市的农机供应市场上出现一些无证经营,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不法经营现象,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和守法农机经营者  相似文献   
3.
<正> 1986年我们在调查研究桑树需肥特点和土壤养分的基础上,198(?)~1990年研制了桑园专用复合肥数种,经镇江蚕种场、本所和溧阳、海安两县大面积农村基点中试结果表明:中低产桑园每亩年施复合肥75~100公斤,与同等氮肥区比较,可以增产桑叶14.67~22.83%;再者据农村基点养蚕试验结果:复合肥区和普肥区比较,春秋两季平均万头蚕产茧量提高3.95%,全茧量增加4.15~11.79%,茧层量增加5.00~12.50%。  相似文献   
4.
<正>桑树在生长过程中不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锌、铜、钼、氯等元素,前6种称为大量元素,后7种称为微量元素.每种元素对桑树的生理功能各有不同的作用,不能互相代替,如某种元素过剩或缺乏,则桑树在外观上出现明显的症状,严重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6.
奶牛焦虫病是奶牛巴贝斯焦虫、双形巴贝斯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病原常表现为梨形、圆形、环形、杆形、月牙形、点状。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分别在牛的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进行无性繁殖。蜱是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7.
<正> 氮肥增效剂,是一种能控制土壤内硝化和反硝化的微生物活动的制剂,可以减少氮肥损失,提高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我们于1978、1979年进行了在桑园内施用氮肥增效剂的试验,结果证明,有加速桑树生长、提高桑叶质量和蚕茧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蚕桑生产过程中,如果桑园施肥不足,则桑树生长差,树势容易衰败,产叶量不能迅速提高。因此,积极开辟肥源,提高施肥水平,是提高现有桑园产量的重要关键。从目前来说,间作绿肥是解决桑园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绿肥不仅可以提供大量优质的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具有以桑养桑,以田养田,自力更生解决肥源的积极意  相似文献   
9.
种茧育桑园专用复合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质桑叶是蚕种生产的基础。叶质好坏主要决定于桑园所施N、P、K肥是否合理。目前种茧育桑园施肥 ,普遍存在重氮轻磷钾和微肥不施现象 ,影响了桑叶和蚕种制造的产量和质量。为此 ,作者等 1994年对部分蚕种场桑园土壤进行测定 ,并结合桑树、蚕体、蚕卵等吸收营养元素特点 ,以及所施肥料种类和肥料利用率 ,提出了适合蚕种场桑园的专用复合肥配方。通过 1996~1998年的肥效试验证明 :施用专用复合肥能显著提高桑树产量 ,改善叶质 ,提高制种成绩和蚕种质量。1 种茧育桑园专用肥的研制1 1 专用复合肥配方的确定桑树吸收的养分 ,一部分来自…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炎是在奶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发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防治本病要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从而促进子宫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