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云南中亚热带试验点,对8个禾本科饲草栽培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墨西哥类玉米、8493墨西哥类玉米、大力士甜高粱、先锋高丹草和M-8IE甜高粱5个栽培种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宜在相似气候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引种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罗克非洲狗尾草为刈牧兼用型的多年生上繁型禾草,在云南省已有18年的栽培历史。该品种耐寒、耐牧,单播刈割利用时年干物质产量为15~22t/hm2;与白三叶共生性好,其混播人工放牧草地载畜量为1~1.5黄牛单位/hm2,年肉牛增重300~350kg/hm2。适合我国秦岭以南的绝大多数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牧草生长季节(5~9月)对小哨牧场放牧演替形成的5个草地型草地的牧草进行生长速率、牧草产量及养分的逐月观测,生长速率测定显示,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两个草地型草地均出现两个生长峰值,分别在6月和9月,其余3个草地型草地只有一个生长高峰。干物质产量和牧草养分测定结果表明,白三叶+东非狼尾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画眉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最好,可以在气候环境条件类似的地区推广种植利用;白三叶+画眉草和白三叶+非洲狗尾草两种草地型草地表现优良,可以在草地改良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性地加以种植;东非狼尾草+非洲狗尾草型草地表现较差,不提倡种植。  相似文献   
4.
亚热带牧用草地中威提特东非狼尾草的种子繁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3月和4月对全日制放牧的东非狼尾草草地上的风干牛粪取样,进行发芽试验,分别测定其中的东非狼尾草发芽种子数量。结果,3月取样平均432.5 g的牛粪中东非狼尾草平均发芽种子数量为118.25粒,4月取样平均437.8 g的牛粪中东非狼尾草平均发芽种子数量为52.8粒,二者平均牛粪重为435.15 g,平均发芽种子为85.5粒,说明牛粪中东非狼尾草种子数量较多,是其繁殖扩展较快的主要原因;3月取样的种子数量为4月取样数量的1.38倍,说明人工利用牛粪进行东非狼尾草繁殖时,需在有降雨来临前准备,即1~3月进行牛粪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南亚热带湿热地区引进种植的17个豆科牧草栽培种的产量、开花结实性能和病虫害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阿玛瑞罗落花生、给能美洲合萌、巴古田皂角和凯隆坡毛蔓豆4个栽培种牧草产量高、适应性强;IAC巴西三裂叶葛藤和阿其尔大结豆开花结实性能中等,抗病虫害能力强,牧草产量高;这6个栽培种可以作为南亚热带湿热地区放牧家畜种植利用的主要草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云南南部热区草地的干物质产量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对BMY牛、云南黄牛及其杂交牛的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和36月龄进行按期空腹称重并校正为标准体重后,分析其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杂交优势率。结果显示:云南南部热区草地的干物质产量较高(平均为8614kg/hm2),但粗蛋白含量偏低(仅7.8%);BMY牛在曼中田片区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性能,其与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也表现出较好的杂交优势和较高的繁殖性能。从BMY牛的生长、繁殖以及BMY牛及其杂交牛的杂交优势都表现较好,可进一步证明BMY牛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值得推广应用。在云南南部地区进行草牛配置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添加糖蜜高蛋白营养舔砖的方式,确保牛群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六安地区在水利条件逐年改善的情况下,为了迅速提高粮食产量,去秋各地大力发展绿肥红花草。如六安县秋种红花草四十七万七千亩,比1964年十七万亩,扩大将近三倍。由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去秋绿肥种植,抓得早、种得快、管得好。同时,推广了以磷增氮和根瘤菌拌种,生长普遍良好。据六安县11月底检查,全县种植的红花草中,一类苗占30%;二类苗占40%;三类苗只占30%。但是,由于9—11月份,雨天较少,干旱较重,致使红花草普遍发生白粉病,严重地威胁着红花草的正常生长。据我们在六安县卅铺、木厂、潘斯、古城等地调查,发病田块的病情指数一般在40—50%,高者达70%以上,所造成的损失严重者达50%左右。为了制止病害蔓延,保证红花草正常生长,我们对白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0个青贮玉米品种随机区组排列种植,进行系列指标的观察测定,结果显示华农1号分枝多穗玉米和东陵白表现较好,株高达3 m以上,产量高,抗病虫害,干物质产量分别达36 948 kg/hm2和35 84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玉米品种,但两品种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经对10个玉米品种8项农艺性状与干物质产量相关分析显示,株高(r=0.799**)、穗位高(r=0.726*)和穗数(r=0.731*)与产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环峡南苜蓿种子产量的磷肥、钾肥、浇水和地膜条件4个因素进行正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 磷肥、钾肥、磷钾肥互作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其次为地膜条件、磷肥浇水互作,浇水的影响最小。试验结果和生产成本综合考虑,最适宜的处理组合为:钙镁磷4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不铺地膜+不浇水。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中亚热带试验点,对8个禾本科饲草栽培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墨西哥类玉米、8493墨西哥类玉米、大力士甜高粱、先锋高丹草和M-8IE甜高粱5个栽培种干物质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宜在相似气候条件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