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旨在研究维生素K3对1~14日龄北京鸭凝血时间和维生素K依赖蛋白的影响,筛选评价肉鸭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并得到育雏期北京鸭饲粮维生素K3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6个维生素K3添加水平(0、0.5、1、2、3和4 mg·kg-1),通过在玉米-大豆分离蛋白型基础饲粮中添加6个不同添加水平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配制试验饲粮。将180只1日龄健康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处理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鸭。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不同添加水平维生素K3对1~14日龄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等生长性能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0和0.5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高于2、3、4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P<0.05)。0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显著高于0.5、1、2、3、4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P<0.05);0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血清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显著高于2、3、4 mg·kg-1维生素K3添加组(P<0.05)。以凝血酶原时间、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和羧化不全骨钙素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算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K3需要量分别为2.00、0.56和1.27 mg·kg-1。综上,饲粮中添加维生素K3可增强肉鸭凝血功能,降低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和羧化不全骨钙素水平。在本试验基础饲粮条件下,以凝血酶原时间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估测1~14日龄北京鸭维生素K3需要量为2.00 mg·kg-1。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肉鸡对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四种营养物质的营养需求量及对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对肉鸡营养的研究在饲粮能量和蛋白质两大营养素方面已经得到较系统化的研究,对氨基酸、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物质的研究成为当今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400只1日龄雄性Z型北京鸭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对照组饲喂低磷饲粮,无机磷组在低磷饲粮中添加0.2%无机磷,植酸酶组在低磷饲粮中分别添加1 000、2 000 U/kg植酸酶,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各阶段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间无显著差异;无机磷组和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胸肌率和腹脂率高于对照组(P<0.05),腿肌率低于对照组(P<0.05);无机磷组和植酸酶组(1 000、2 000 U/kg)肉鸭血清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无机磷组和植酸酶组无显著差异;1 000、2 000 U/kg植酸酶组肉鸭血清总胆红素高于对照组和无机磷组(P<0.05)。由此可见,低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能有效改善肉鸭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提高血清磷含量,降低血清碱...  相似文献   
4.
动物体内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VLC-PUFA)在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饲粮中脂肪酸供给或由供给的脂肪酸作为前体转化合成。在动物体内,脂肪酸(尤其VLC-PUFA)的代谢与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从VLC-PUFA在动物体内消化与转运、代谢与生物合成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也阐述了VLC-PUFA在动物及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玉米DDGS的常规营养成分(GNC)和代谢能(ME)与鸭酶水解物总能(EHGE)的相关性。本研究测定了11种不同来源玉米DDGS的GNC和鸭EHGE,以EHGE结果为依据,选出EHGE相差较大、呈一定能量梯度的5个玉米DDGS,将其与玉米淀粉配制成粗蛋白质(CP)含量均为20%的5种混合饲粮。选取84只健康的成年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鸭,其中2只备用。前5组分别饲喂以上CP含量均为20%的5种混合饲粮、第6组饲喂玉米淀粉以及第七组禁食作为内源能损失组,通过套算法测定不同玉米DDGS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和EHGE。结果显示:1)不同玉米DDGS的GNC存在较大变异,尤其是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粗纤维(CF),变异系数均大于15%,仅总能、粗脂肪与EHGE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r=0.651,P0.05;r=0.769,P0.01);2)混合饲粮EHGE与其AME和TME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998,P0.000 1;r=0.999,P0.000 1),回归方程分别为AME_(mix)=0.780×EHGE_(mix)+3.096(R~2=0.997,P0.000 1)、TME_(mix)=0.778×EHGE_(mix)+4.556(R~2=0.997,P0.000 1);3)选取的5种玉米DDGS的EHGE分别为11.98、12.73、13.17、14.49、15.24 MJ·kg~(-1),AME分别为12.41、12.93、13.20、14.37、14.68 MJ·kg~(-1),TME分别13.77、14.27、14.57、15.73、16.05 MJ·kg~(-1),其EHGE与AME和TME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995,P=0.000 4;r=0.996,P=0.000 3),回归方程分别为AME_(DDGS)=0.728×EHGE_(DDGS)+3.677(R~2=0.991,P=0.000 4)、TME_(DDGS)=0.732×EHGE_(DDGS)+4.980(R~2=0.992,P=0.000 3)。不同来源玉米DDGS的GNC变异较大,EE、Ash、CF变异尤为显著;玉米DDGS和混合饲粮的鸭EHGE与其ME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可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利用鸭EHGE估测ME。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