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以29份甘薯品种(系)为试材,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光合性状,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其光合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9份甘薯品种(系) 7个光合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在9.98%~42.14%;相关性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与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concentration,Ci)、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efficiency,TE)、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羧化效率(carboxylation efficiency,CE)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Tr)间未达到显著水平。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2个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98.4%。系统聚类将其分为4个类群,其中类群Ⅲ的16份甘薯品种(系)...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发掘小麦KUP/HAK/KT基因的功能,利用小麦最新基因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小麦KUP/HAK/KT基因家族进行基因组水平的鉴定,并对其系统进化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在小麦中鉴定到98个KUP/HAK/KT基因,根据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可将其分为ClusterⅠ、ClusterⅡ、ClusterⅢ和ClusterⅣ4个进化簇,不同进化簇具有特异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结果表明,小麦21条染色体上均含有KUP/HAK/KT基因,每条染色体上有2~9个KUP/HAK/KT基因。通过对小麦KUP/HAK/KT基因复制事件的分析发现小麦KUP/HAK/KT基因共产生92个基因复制。此外,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小麦KUP/HAK/KT基因在逆境胁迫下存在差异表达,多个胁迫响应相关的KUP/HAK/KT基因被鉴定到,为小麦KUP/HAK/KT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淀粉掺杂滑石粉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淀粉中掺杂滑石粉的含量;收集了国内常用的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淀粉样本共32个,将滑石粉按不同浓度掺杂到淀粉中制备实验样本;选择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范围,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所建的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性较高,预测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均符合要求。研究发现,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快速无损检测淀粉掺杂滑石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解析小麦新品种陕农33的遗传构成,利用小麦55K芯片检测到的53 063个SNP标记分析双亲陕农981和新麦18对陕农33的遗传贡献率。结果表明,陕农33与亲本陕农981和新麦18 SNP标记的一致性分别为52.72%和46.38%,陕农981对陕农33的贡献略大于新麦18;从染色体水平看,新麦18对陕农33的贡献率超过50%的染色体有2A、5A、7A、3B、4B、2D、3D、4D和6D,而陕农981在除此之外的12条染色体的遗传贡献率均大于50%;在遗传距离大于5 cM的染色体区段中,陕农33来源于陕农981和新麦18的染色体区段分别有18个和19个,其中,在6B染色体上来源于陕农981的染色体区段最多(4个),在7A染色体上来源于新麦18的区段最多(6个);陕农33有154个不同于双亲的特异位点,分布在21条染色体上,其中,在1B、2B、2D、4A、4D和6A染色体上,共发现11个与农艺和品质性状有关的QTL,3个来源于新麦18,8个来源于陕农981。  相似文献   
5.
美丽乡村建设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文献计量统计方法探索我国美丽乡村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乡村发展及美丽中国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以CNKI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美丽乡村领域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及演化趋势分析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美丽乡村研究的发文量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急速下降趋势,2018年之后相关主题被乡村振兴替代,呈政策驱使型过渡。(2)美丽乡村研究的发文团队主要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及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形成了郑金贵-陈锦泉团队、陶建群团队、沈费伟-刘祖云团队、于法稳团队、魏家星-姜卫兵团队等主要研究团队;然而,研究团队间的合作有待加强。(3)从演变趋势来看,美丽乡村研究经历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的探索阶段、全面发展美丽乡村的深化阶段以及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相关理论研究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4)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美丽乡村建设路径、发展模...  相似文献   
6.
甘薯作为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尽管传统育种在甘薯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并不能满足当前甘薯产业的需求。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发展,甘薯分子标记的开发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均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甘薯传统育种面临的困难,促进了甘薯育种的速度和效率。本文简要介绍了AFLP标记、RAPD标记、SSR标记、ISSR标记等分子标记在甘薯研究中的应用,就国内外甘薯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QTL定位、甘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功能标记的开发,及深入开展甘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ATR-FTIR光谱法快速测定农药溶液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26个浓度范围为0.03~6mg/kg的毒死蜱溶液和20个浓度范围为2~20mg/kg的炔螨特溶液进行定量快速检测。其中,两种农药溶液分别随机抽取5个样本作为预测集。采用差谱、基线校正和矢量归一化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建立了以峰面积和峰高与浓度的定量分析模型,以峰面积建立定量模型的毒死蜱和炔螨特溶液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 8和0.989 5,RMSEC分别为0.168 5,0.643 2,RMSEP分别为0.196 5,1.125 6;以峰高建立定量模型的毒死蜱和炔螨特溶液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5,0.987 1,RMSEC分别为0.130 5,0.712 8,RMSEP分别为0.268 6,1.183 1。实验结果表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农药溶液的快速初步测定。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面粉灰分含量的检测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费时费力和检测效率低等问题,运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面粉的灰分含量,选择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光谱范围,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及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所建的定量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90.66,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55 3,总偏差为0.0279 3;用BP神经网络预测总偏差为0.036 7。研究发现,近红外光谱技术用于快速无损检测面粉灰分含量是可行的,且PLS、BP神经网络算法可进行面粉灰分含量预测。  相似文献   
9.
从社区生态系统内外环境、社会文化、经济、物质技术等各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建立一套居住型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到本溪南芬区细河社区,对社区客观环境建设水平和居民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客观环境评价社区可持续综合指数为0.4355,处于Ⅲ级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居民满意度评价中社区可持续综合指数为0.4255,处于Ⅲ级水平,说明该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中等,须作相应改善;无论是各子系统还是总系统,居住满意度均低于客观建设情况;该指标体系能反映社区整体可持续性,并可以用在类似社区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A作为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常以视黄醇的形式储存于动物的肝脏和肠道等组织中。维生素A具有调节机体增殖发育、调控免疫表达和促进黏膜健康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文章综述了维生素A的吸收代谢、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应答以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了解维生素A对动物生长和健康调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