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方牧区种草养畜综合配套技术及其推广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草地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及培育改良,建立优质高产的饲料基地,开展饲草料加工、调制、青(微)贮,采用以肉羊为主的模式化育肥技术,提高了种草养畜的整体生产水平。1996~1997年新增总产值7555.15万元,新增纯收益5037.67万元,实现了草地生态、牧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发展草地畜牧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50年来我国草地开垦状况及其生态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建国近50年来我国草地开垦的状况及其引起的生态后果,提出了今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定西李家堡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天然植被特征及社会经济历史和现状的调查分析后指出,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认识不足,长期进行毁草、毁林开荒,盲目扩大耕地面积,不断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引起生态系统崩溃,长期干旱、少雨、水土流失、土地贫瘠,造成植被单一、结构简单、种类贫乏、生物量低的恶果。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该地区落后贫困的面貌,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的战略方针,以草开路,逐步实现草、灌、乔相结合,改造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重新认识草原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占世界草原面积的l3%,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1%,在我国农田、森林和草原等绿色植被生态系统中占到63%,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因此草原生态建设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是第一位的。草原作为绿色屏障,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草原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天然草原是一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而且具有较强的固沙防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我国地形西高东低,草原大都位于黄河、长江、淮河、珠江等几大水系的源头和上中游地区,面积大,分布广,是全国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对减少地表水土冲刷、减少大江大河泥沙淤积,降低水灾隐患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草原又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植物基因库和重要的动物基因库,这些野生基因的抗寒、抗旱、抗病等性能很强,是我国宝贵的生物遗传资源,对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草原退化严重,已沙化和表土覆沙的草原达8000万公顷,相当于整个内蒙古的草原面积,这些沙化草原位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上风头,冬春季节,植被稀疏,风起沙扬,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和尘源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沙尘暴、荒漠化的不断加剧,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50年来我国草地开垦状况及其生态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建国近50年来我国草地开垦的状况及其引起的生态后果,提出了今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