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利用盐溶法分离制备动物基因组DNA和RNA的方法,并对实验过程进行改良和分析。实验中选用新鲜猪肝作为实验材料,根据核糖核蛋白与脱氧核糖核蛋白在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利用SDS裂解,氯仿、异戊醇抽提,分离得到猪肝脏中基因组DNA和RNA;同时,通过脱氧核糖和核糖的显色反应定性区分了DNA和RNA;实验最后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二苯胺法定量测定了DNA样品中的DNA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绿洲是干旱区社会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质资料,绿洲面积的动态变化对区域内人地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以疏勒河流域1985、1995、2000、2005、2010、2015年和2018年7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疏勒河流域近34 a土地利用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以2010-2015年转移概率矩阵构建CA-Markov模型模拟2030年和2040年土地利用结构。结果表明:1)1985-2018年疏勒河流域绿洲面积增加了606.27 km2,其中耕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建设用地增幅高达205.95%,林地、未利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受降水影响,草地面积变化不稳定。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存在大面积、高比例的动态转移,其中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转化最为活跃。2)在绿洲系统内,耕地、林地等土地类型向草地和未利用地转移显著,说明当地生态环境呈衰退趋势。3)到2030年,绿洲面积相比2018年增加量将高达3 755.59 km2,其中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增加面积分别为73.56、136.32、3 144.29、249.03,132.44 km2;到2040年,绿洲面积增加幅度变小,耕地、未利用地面积较2030年有所减少,减少量分别为20、45 km2,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增加量分别为35、25、5 km2,尽管草地无明显变化,但研究区生态环境将有所改善,土地利用结构也将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3.
阳曲县农业用地生产潜力特征及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80、1990、2000和2010年阳曲县生产潜力影像和经济数据,采用ArcGIS 10.4.1将研究区农田生产潜力分类,根据适宜性评价方法,探究1980—2010年研究区农业用地生产潜力时空格局演变,分析区域适宜性布局.结果表明:阳曲县农业用地生产潜力格局高值区集中在中部,其余分布于南部,西部分布较低,西南部最低.研究区农业用地生产潜力水平演变为整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中心—外围"模式.研究区农业用地适宜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部,一般适宜用地仍集中在中部,较不适宜用地呈零散状分布在适宜用地和一般适宜用地的边缘,不适宜用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禁止用地主要集中在西南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