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 95 5年 cardon和 sizer首次发现无机硫对家禽具有促进生长作用之后 ,硫元素作为促进动物生长的一种必需元素 ,其营养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人们对硫在畜禽上的营养作用、开发无机硫酸盐作为硫的添加剂、硫与其他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硫酸盐在生产中的应用等一系列问题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提高了畜禽的生产性能。1 硫在畜禽体内的分布硫是生物体必需的非金属元素。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硫的含量约占体重的 0 .2 5 %。硫元素分布在动物体内的各个细胞中 ,主要以有机硫的形式存在于蛋氨酸、胱氨酸、半胱…  相似文献   
2.
在农户小面积种植牧草时,不可能运用现代化的机械烘干设备,利用自然的阳光照射进行干燥,还是主要的手段。在自然干燥的过程中,也可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尽量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集草垄、草堆、搭建晾草架等方式都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减少营养物质损失的有效措施。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个体农户和小规模经营者种植牧草或饲料作物,自然干燥还是一种主要的干燥方法。自然干燥法受天气条件的限制,采用此法进行干燥时一定要选择有1周左右的晴好天气。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蛋氨酸制成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RPMetⅠ)、瘤胃保护性蛋氨酸Ⅱ(RPMetⅡ)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III(RPMetⅢ)。通过人工唾液消化试验、体内尼龙袋试验和人工真胃液消化试验,检验DL蛋氨酸(DLMet)、商品过瘤胃蛋氨酸(BypassMet)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Ⅰ、RPMetⅡ和RPMetⅢ)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动物油包被蛋氨酸的稳定性均好于商品过瘤胃蛋氨酸和DL-蛋氨酸;不同比例的动物油包被对瘤胃保护性蛋氨酸稳定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5.
6.
山羊肉质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羊肉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的态势,人们对羊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羊肉不同于其它畜肉,具有其特有的种属肉质特征,其中山羊和绵羊也因其同科不同属,在生活习性、饲料营养需求、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差异,使其肉质也有很大不同,而且肉质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性状,不能用单一的指标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该试验旨在研究镰刀菌毒素对全价饲粮发酵pH、粗蛋白、钙和磷的影响。试验分为3个组,对照组为基础饲粮,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用25%和50%含有镰刀菌素玉米和玉米蛋白粉代替基础饲粮中的玉米和玉米蛋白粉。采用复合菌种(乳酸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为6.33×10~6 cfu/g、1.05×10~6 cfu/g和8.94×10~6 cfu/g)对全价饲料粮进行固态发酵,发酵开始前所有处理饲粮水分调节至50%。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pH随着发酵时间呈线性下降(P0.05),而粗蛋白(CP)、Ca和P则随着发酵时间呈线性升高(P0.05),但是不同处理的线性斜率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0 d)的pH随着镰刀菌毒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而镰刀菌素饲粮C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末期(18 d)的pH和Ca对照组显著低于25%和50%毒素组;而对照组的CP含量显著高于50%镰刀菌素组(P0.05)。该试验条件下镰刀菌毒素能显著的影响全价饲粮发酵参数pH、粗蛋白、钙和磷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抗菌肽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1日龄肉鸡4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处理1为对照组(无抗生素和抗菌肽);处理2为抗生素对照组,即处理1基础上添加2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处理3~6为试验处理组,在处理1基础上分别添加抗菌肽250、500、1 000、2 000 mg/kg。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 000和2 000 mg/kg抗菌肽时,肉鸡的ADG高于对照组(P<0.05),且添加2 000 mg/kg抗菌肽时亦高于抗生素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2 000 mg/kg抗菌肽时,肉鸡的ADFI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高水平抗菌肽对肉鸡FCR影响不显著。添加2 000 mg/kg抗菌肽可以提高肉鸡全净膛率和腿肌率(P<0.05)。添加抗菌肽2 000 mg/kg和抗生素可以降低肉鸡盲肠中好氧菌总数(P<0.05);添加1 000和2 000 mg/kg抗菌肽可以降低大肠杆菌数量(P<0.05)。  相似文献   
9.
不同干燥方法对苜蓿相同区段营养价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同一地块现蕾期紫花苜蓿,分成上1/3、下2/3和全株苜蓿3部分样品,每种样品都分别采用自然通风晒干、室内通风阴干和60~65℃人工烘干3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干燥。每个样品都进行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以晒干方式的最高(P<0.05);苜蓿干草中粗脂肪类物质的含量受干燥中温度的影响较大,随温度升高粗脂肪含量有增大的趋势;苜蓿不同的区段粗纤维含量均以风干干燥方式的最高(P<0.05)。  相似文献   
10.
饲料加工处理与营养物质利用率关系的研究和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禽营养学和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不仅营养成分的配比会影响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而且对饲料的加工处理,如粉碎、制粒、膨化等也影响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利用效率。质量保证是21世纪饲料企业赖以生存的四大重要因素之一,而饲料的加工处理过程则是保证饲料产品质量,提高畜禽利用率,使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只有将畜禽营养学与饲料加工处理有机的结合,才能充分利用饲料的营养价值,使畜牧业迅速有序的发展。文中主要讨论了粉碎、制粒、膨化等主要饲料加工处理过程与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关系,及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