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圻 《饲料研究》2003,(6):24-26
根据海南草地演变、植被利用动态、牧草生长特性以及外来牧草在海岛的表现等阐明了海南草地分布和饲料资源空间配置特征,据此提出在海南中部建设人工草场以轮牧为主、在农区以割草或制草粉补饲为主的草地饲料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浙江的"七山"是"林牧复合"的天然实验地和产业地,有发展肉牛生态养殖的优良营养条件和非营养环境。在浙江山区发展肉牛生态养殖,行之有效的模式不是集约型的全舍饲,而是采取半散放饲养管理(Feed-ing and management with Semi-captive)技术。实践证明,季节性放牧与舍饲相结合,采取"山坳自由放牧"、"赶牧"和"轮栓放牧",利用山区闲散地种植牧草并制作青贮和干草补料等技术措施,肉牛体格健壮、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养殖成本低,肉品质优、风味美。在浙江山区从事生态效益和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肉牛养殖业,对促进山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近期危害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培育抗病性品种是该病综合防治的一个有效方法。文章围绕该病抗病育种候选基因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内容涉及病毒特异性受体基因、先天性免疫相关基因、抗原递呈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胞内miRNA等,并重点就今后PRRSV疾病耐受性和提高适应性免疫应答能力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速冻水饺猪肉馅品质的变化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速冻水饺的肉馅随冻藏时间的延长,其品质变化的情况,以及通过抗氧化剂的添加对延缓其品质下降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研究速冻水饺肉馅在冻藏90d过程中肉馅脂肪氧化程度以及对内馅品质的影响.以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来衡量脂肪氧化程度,通过解冻损失、蒸煮损失以及质构(TPA)的测定,来判断肉馅的品质变化.[结果]试验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水饺肉馅的TBARS值不断升高,脂肪氧化不断加深,90d后丙二醛含量超过2 mg/kg,同时肉馅解冻损失、蒸煮损失都有所增加,持水性下降,硬度、弹性、粘聚性、咀嚼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添加0.010%的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0.010%的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明显降低了TBARS值,分别为0.68和0.75 mg/kg,同时各项品质指标变化程度也变小,且复合添加0.005% BHA+0.005% BHT效果更优,其TBARS值为0.61 mg/kg,其他指标也略优于单独使用.[结论]研究可为提升速冻水饺品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用食痕法(evidence of feeding on forage)观测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简称坡鹿)对18种草本和18种灌木类饲草的采食部分占整株草本植株或占整枝灌木主枝条的尺寸比,同时测定各饲草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结果显示,按旱季与雨季的(全年)平均值,坡鹿对草本类饲草的采食尺寸比为49.29%,对灌木类饲草为57.3%;草本类饲草的ADF含量为9.91%,灌木类饲草为9.19%;无论草本还是灌木类,坡鹿的采食尺寸比随饲草ADF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研究表明,在大田自然保护区围栏内,坡鹿对ADF含量在10%以上的饲草不喜食,饲草纤维物质含量是坡鹿在围栏内扩充采食部位以增加营养摄入量的限制性因子,在旱季种植并收割饲草投喂坡鹿时,应避免其纤维物质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6.
马流行性感冒是一种急性暴发式流行的传染病,是一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疾病,患病马是主要传染源。患病马的临床特征为咳嗽流涕、发热、呼吸道炎症、流泪等。患病马病发率高,对于畜牧养殖和农业生产危害甚大。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马流行性感冒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是探索仍未停止。本文针对马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式展开分析,详细探讨预防和治疗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围栏内海南坡鹿饲草相对可采食资源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用样方法测定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经常采食的18种草本和18种灌木类饲草的相对可采食资源量.研究表明,坡鹿对植物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采食,对草本植物只采食植株上部约1/2段;对灌木只采食主枝条上部约2/5段上的青绿叶片和小枝梢上端约3 cm处.按干物质计算,草本类饲草的生物量为0.74 kg/m2,灌木类饲草的生物量为0.22 kg/m2.无论草本还是灌木类,饲草的相对可采食资源量相差很大,最小为1.16%,最大为16.68%.各种饲草相对可采食资源量的差异性与坡鹿在围栏内对饲草的选择性采食有关.  相似文献   
8.
海南坡鹿饲草粗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与喜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测定海南坡鹿饲草的喜食性;采集坡鹿经常采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各18种,测定其粗蛋白质、铁、锰、锌和铜含量,并分析其与饲草喜食性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粗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增加,饲草的喜食性显著提高,海南坡鹿优先摄取粗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饲草.灌木类饲草的粗蛋白质、铁、锰、锌和铜含量分别为12.24%、265.44、61.43、26.72和17.82mg/kg,均显著高于草本类饲草含量(依次为9.39%、142.67、34.05、13.67和9.44mg/kg).灌木是海南坡鹿旱季长达半年多时间里在大田保护区围栏内得以维持平衡的生态营养需要的重要营养源.对海南坡鹿饲草资源量的研究表明,大田保护区围栏内坡鹿喜食的灌木类饲草的可采食资源量在逐步减少,这是由于它们被坡鹿长期选择性采食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鹅IDH1基因的分离、序列分析及表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鹅肥肝形成的机制,使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朗德鹅和淑浦鹅在超饲养和正常饲养条件下肝脏基因表达差异.基因IDH1被证实在2个品种鹅肝脏中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果,得到了该基因1269 bp的CDS序列,与鸡IDHI有95%的同源性.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1个1 248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含41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序列存在1个保守结构域Icd,与其它物种该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鸡99%、大鼠89%、人90%、猿90%、牛88%、小鼠88%.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组织表达分析表明,鹅IDH1基因在肝脏中表达丰富,在脾、肾和肌胃中中等表达,在其它组织中表达量较低.研究结果显示,超饲可以抑制鹅肝脏IDH1基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年1—3月,采用雪地足迹计数法和样带法对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华南梅花鹿种群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38条样带中有13条样带发现有华南梅花鹿,这13条样带构成一个狭长地带;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梅花鹿种群最低密度为0.90头/km^2,最高密度为2.79头/km^2,平均密度为1.84头/km^2,种群数量为104(51~156)头。研究揭示,华南梅花鹿主要在海拔800-1200m的范围内活动,栖息地植被类型以草甸和灌丛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