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面对国内外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和生态环境渐趋恶化的现状,人们的生态环保、循环经济和再生能源等理念逐步增强,从而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沼气,又开始为世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2.
与常规直播稻田相比,免耕直播稻田杂草发生量大,发生期早,“草大苗小”现象较为突出。因此,免耕直播田杂草的化学防治要以“治早、治小”为原则,以“一封、二杀、三补”为防治策略。同时,要注重除草剂的科学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几种新型药剂对晚稻穗部灰飞虱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40%毒死蜱效果最佳,且表现出速效;25%吡蚜酮也较理想,且表现为持效性,施药时间要掌握在幼龄若虫高峰期,即晚稻抽穗后7d用药为宜。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水浆调控是直播田杂草防除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该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主要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近年来,在海宁市水稻上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尚无治疗病株的药剂,生产上主要采取“治虫控病、切断毒源”的防治策略。常用药剂扑虱灵(噻嗪酮)及蚜虱净(吡虫啉)防治灰飞虱效果已非常差,海宁市作为典型的粮桑混栽区,用敌敌畏和毒死蜱防治效果虽好,但防治季节若遇蚕期高温养,极易引起家蚕中毒(敌敌畏和毒死蜱都具有熏蒸作用)。因此,筛选出高效低毒且对家蚕安全的药剂,显得尤为迫切。我们于2007年在小麦田进行了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灰飞虱的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新型杀虫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用于水稻拌种对水稻苗期灰飞虱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拌种,对苗期灰飞虱的控制优于常规药剂10%吡虫啉,控效期在20d左右,且对秧苗安全性好。建议1kg种子用2g左右,拌种后放置1~2h后播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1%阿维菌素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结果表明:1%阿维菌素乳油对水稻安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速效性与持效性均十分理想,药效高峰在用药后7d左右,优于常规药剂18%杀虫双水剂,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沼气灯作燃烧器,通过温度测控仪控制电磁阀的开闭,从而控制沼气灯的燃烧加温,实现蚕室沼气加温的自动控制,是目前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省力化养蚕技术的一种配套设施的改进。双气路的设计结构不仅确保了沼气点火的成功率,还能在停电时通过人工控制燃烧加温。  相似文献   
9.
抓好水稻前期稻飞虱的防治极为关键。单季晚稻稻飞虱前期控制技术试验表明: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性较为理想,防治水稻褐飞虱、灰飞虱的效果优于常规药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特别是25%阿克泰对褐飞虱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较差。25%吡蚜酮对灰飞虱的控制作用最优,但对褐飞虱的防效不如25%阿克泰。用药时间可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25%噻虫嗪以45~90g/hm2、25%吡蚜酮以225~300g/hm2为宜,用药次数控制在2次,用水量掌握在75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直播稻具有高产、省工、节本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欢迎.海宁市从1992年开始推广单季晚稻直播以来,到2007年其面积已发展到1.87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8%以上.但直播稻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免耕直播面积的迅速扩大,草害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农户因除草剂应用不到位、配套管理没跟上,造成失治田块大幅上升.直播稻田的草害,已成为影响单季晚稻优质高产的主要障碍.除草剂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药效的发挥,既决定于杂草本身,又受制于环境条件与使用技术.某一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发挥,甚至引起药害,在直播稻田除草剂的实际运用中,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