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5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   研究证明,用大豆皮替代奶牛混合精料中的63%的燕麦,对奶牛4%乳脂率校正奶产量没有影响.在以苜蓿青贮和混合精料为奶牛日粮的试验中研究发现,大豆皮分别替代奶牛精料中27%和48%的玉米,各处理组之间的产奶量没有明显差异.还有人指出,用大豆皮替代奶牛混合精料中部分谷物饲料,对产奶量和产奶效益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反有提高.以大豆皮替代产奶牛精料中25%和50%的玉米和小麦麸,奶牛日产奶量、4%乳脂率校正产奶量、乳蛋白、乳糖、无脂固形物及产奶饲料成本分别降低0.045元和0.057元.……  相似文献   
2.
β-胡萝卜素:分子式C40H56,相对分子质量为536.88(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表),其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3.
养羊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毛纺工业生产原料,也向人们提供了美味的羊肉。随着国家对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城乡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内、外对羊肉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肥羔肉,具有瘦肉多、脂肪少、鲜嫩、多汁、易消化、膻味轻等特点,倍受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欢迎,有力地推动了养羊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对多年积累的实验室分析数据整理和查阅国内外近20年来发表的相关学术和产业文献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中国肉牛饲料营养价值评价体系的建议。该建议包括中国肉牛饲料营养价值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饲料原料分类和编码、饲料营养价值指标体系等内容。最后结合示例,列出了肉牛常用的五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数据。在肉牛饲料分类一节,作者建议将传统的"青贮饲料"叫法改为"湿贮饲料",包括青贮、黄贮、白贮、褐贮等多种湿贮饲料。这既不影响我国当前玉米湿贮饲料中玉米青贮、玉米黄贮等诸多名称的继续使用,同时也更加符合饲料生产、加工和应用领域中名称与内容一致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日粮添加烟酸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纤维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了在高水平玉米秸(70%)底物日粮中添加烟酸(0、3和9μg/mL)对瘤胃发酵和纤维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添加烟酸显著提高了72 h产气量、48 h总挥发酸的浓度、发酵液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以及72 h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P<0.05),而对发酵液的潜在产气量、产气速度、pH、氨态氮浓度、各挥发酸摩尔比、原虫和细菌的数量以及微晶纤维素酶活、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烟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原虫的数量(P=0.082)、潜在产气量(P=0.056)、微晶纤维素酶活(P=0.078)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率(P=0.093)均呈上升的趋势。添加烟酸3和9μg/mL组的乙酸生成量分别提高5.33%、7.57%,丙酸生成量分别提高5.61%、7.74%,干物质降解率分别提高3.34%、3.37%,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分别提高2.69%、2.76%,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分别提高了2.33%、2.41%。体外试验表明:在高水平玉米秸(70%)底物日粮中添加烟酸促进了纤维降解。  相似文献   
6.
通过活体外发酵试验 (试验 1)和育肥屠宰试验 (试验 2 )评价饲喂酒精发酵玉米饲粮对活体外瘤胃发酵和延边育肥牛血液生理指标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未发酵玉米饲粮 (CK1)相比 ,酒精发酵玉米饲粮(AFCD)干物质消化率 (DMD)没有差异 (P >0 5 ) ,但细胞壁消化率 (NDFD)提高了 9 7个百分点 (P <0 0 0 6 )。 72h产气量与理论最大产气量低于CK1(P >0 12 ) ,但产气速度高于CK1(P <0 0 6 ) ,且产气延滞期低于CK1(P <0 0 4 )。AFCD对瘤胃发酵 pH、NH3 N含量、各种挥发酸和乙酸与丙酸的摩尔比等指标无显著影响 (P >0 1)。酒精发酵饲料饲喂延边育肥牛的血液生理指标及屠宰性能结果表明 ,饲喂AFCD的延边育肥牛血液葡萄糖水平升高(P <0 0 1) ,但血清总清蛋白、总脂肪、血钙和血磷含量无显著变化 (P >0 0 6 ) ,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分别提高了 8 33% ,11 4 3%和 7 0 2 % (P <0 0 5 ) ,肌肉不饱和脂肪酸 (P <0 1)和脂肪含量 (P <0 0 1)有提高 ,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变化 (P >0 1)。说明饲喂酒精发酵玉米饲粮可以改善延边牛肉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比较研究毛茛科植物提取物、莫能霉素和苹果酸对小麦粉的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效果。试验采用体外产气量法进行。瘤胃液供体动物为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黄牛,发酵底物为小麦粉。试验设3个处理组:毛茛科植物提取物组(200mg/L)、莫能霉素组(5mg/L)和苹果酸组(10mmol/L),对照组不添加调控剂。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之间小麦粉DM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6),活体外24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产气速率和产气延滞期差异极显著(P<0.01)。植物提取物处理组能明显提高发酵液pH,而莫能霉素和苹果酸处理组导致发酵液pH下降(P<0.05),不同处理组间各发酵时间点的发酵液中乳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较低。各处理组之间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摩尔百分比例差异显著(P<0.05)。本试验中3个处理组均能明显改变小麦粉的体外发酵。与莫能霉素相比,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小麦粉体外发酵液pH,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改变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摩尔百分比例,而苹果酸处理对小麦粉体外发酵的调控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色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的氮利用率以及对血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I)、生长激素(GH)、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试验以4头大白去势公猪作为试验动物,以色氨酸含量分别为1.2、1.7、2.2和2.7g/kg的4种日粮为试验处理,按照4×4拉丁方进行试验设计。结果表明,色氨酸水平对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消化率和氮消化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氮沉积和氮的生物学利用率随着日粮色氨酸水平由1.2提高到1.7、2.2和2.7g/kg而显著提高(P<0.05),但是试验处理1.7、2.2和2.7g/kg之间的氮沉积和氮的生物学价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之间的血浆IGF-I、GH和胰岛素浓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日粮色氨酸水平和血浆IGF-I、GH或胰岛素浓度之间以及氮沉积和血浆IGF-I、GH或胰岛素浓度之间均无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综合以上结果,日粮色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的氮沉积具有显著影响,而对血浆IGF-I、GH和胰岛素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甲醛处理豆粕对蛋白质瘤胃降解及活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尼龙袋试验和产气量试验研究甲醛处理大豆粕对瘤胃蛋白质降解率、产气量和活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处理Ⅰ和处理Ⅱ,其中处理Ⅰ、处理Ⅱ的甲醛添加量分别占大豆粕粗蛋白质(CP)0.6%和1.2%。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和处理Ⅱ的干物质及蛋白质的降解率及降解速度显著下降(P<0.001),快速降解组分的比例和有效降解率显著下降,慢速降解组分比例显著提高(P<0.001),但两处理组之间干物质降解速度和蛋白质慢速降解组分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Ⅰ与处理Ⅱ的72h产气量和理论最大产气量均显著升高(P<0.001),而产气速度显著降低(P<0.005);甲醛处理对活体外瘤胃72h发酵的pH值、NH3-N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发酵液中丙酸摩尔比例显著上升(P<0.05),从而导致乙酸/丙酸降低。两个处理组活体外24h发酵液中甲醛浓度分别为0.994μg/mL和0.370μg/mL;而72h发酵液中甲醛浓度分别为0.410μg/mL和0.141μg/mL。本试验结论:甲醛处理能有效降低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并改善活体外发酵参数,其中甲醛添加量以占0.6%CP的处理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纤维体是指某些厌氧细菌和真菌产生的降解纤维素的多酶复合体,它能够将纤维素和微生物细胞连接起来,进而实现对纤维素的高效降解。纤维体首先是在嗜热纤维梭菌上发现并被提出。目前,纤维体的研究已成为瘤胃微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纤维体概念的提出过程、纤维体存在的证据、纤维体作用的分子基础和功能以及瘤胃微生物纤维体类似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