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PCR-SSCP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是基于PCR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PCR-SSCP作为检测基因突变的方法,自创立以来,经历了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刚建立时是将同位素掺入PCR扩增物中,通过放射自显影来显示结果,这给该技术的推广造成一定的困难.随着DNA银染方法与PCR-SSCP结合,尤其是直接溴乙锭染色方法的应用,使得该方法大大简化,操作更为简单,局限性较小,实验条件要求不高,适合一般临床实验室使用,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不但被用于检测基因点突变和短序列的缺失和插入,而且还可用于动物育种,微生物,寄生虫研究的多个领域.由于SSCP的突出的优点,近几年被大量地应用.  相似文献   
2.
H2S是继NO和CO之后发现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机体内主要由胱硫醚-β-合酶(cBS)和胱硫醚-γ-裂解酶(CSE)催化产生,广泛分布于机体各个部位.HzS在体内参与舒张血管、抑制平滑肌增殖等各种生理过程.并且在高血压、内毒素性休克、手术创伤等各种疾病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就H2S的生成、代谢、生理作用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将60只健康试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ET处理组(B组)、CA+ET处理组(C组),运用PCR-SSCP技术对肝脏mtDNAtRNAcysTyr、COI基因片段一等基因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分光光度计法对血清丙二醛的含量进行测定,观察ET致mtDNA的突变效应以及cA对该效应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B组mtDNAtR—NA Cys-Tyr基因片段在第5238与5242碱基处发生了插入1个碱基T的插入突变,COI一基因片段发生T5322G和T5331G处置换点突变,其他各组无基因突变发生。B组血清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二组(P〈0.05)、C组明显低于B组但高于A组(P〈0.05)。结果表明,ET可导致mtDNA基因发生突变,而cA对ET致基因突变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内源性一氧化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碳作为机体血红素的正常代谢产物,其在抗炎、抗凋亡及抗氧化应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一旦机体受到疾病或某些外源性药物和毒物的侵害,一氧化碳便会通过cGMP途径或细胞膜的超极化引起机体血管扩张和平滑肌松弛从而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内源性一氧化碳大部分在血红素氧合酶(HO)的作用下产生.HO的3种同工酶HO-1、HO-2和HO-3在体内广泛分布.一氧化碳在各个组织系统中发挥重要的抗炎、抗凋亡及抗氧化应激作用等生物学效应.很多试验研究都表明一氧化碳在特定条件下,对组织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论文就一氧化碳的产生、HO的种类、一氧化碳在各系统病理状态下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