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随着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蜜粉源也随之而变化。在某一区域内,伴随着新的蜜粉源的出现,原有的蜜粉源会逐渐消失。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我国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荞麦,吐粉泌蜜俱佳,是秋季繁蜂的好蜜源。但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在短短的几年内,荞麦种植面积大幅下滑。近年来,仅在陕西定边一带小区域内种植。有限的蜜源不能满足蜂群繁殖、采蜜的需要。葵花原本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由于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华北地区广泛种植,成为与大豆、蓖麻相提并论的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同时,由于种植面积大、吐粉多、泌蜜涌、花期长…  相似文献   
2.
围王新解     
贵社的《专题讨论》开展得有声有色,很活跃,各位专家及蜂友就自己的看法和实例进行了剖析,阐述了自己的立场、观点,进一步加深了对蜜蜂行为的了解。我也有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和疑惑想一吐为快。2003年第7期《西蜂也有“工蜂移卵”育王的习性》一文中说,工蜂有移卵的行为,我也曾见过类似情况。2003年油菜花流蜜后期,我对一强群关王10天,王笼放于继箱空脾中部,放王时王笼下部的巢脾上有十几只大幼虫,王未逃出也未见有新王,估计为刚关王时其产卵旺盛,产于笼内后由工蜂移入邻近房内发育而成。再次检查时,这十几个房眼已封盖且很平整。由此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见的盗蜂,往往是在缺蜜的季节,一群或几群蜂去别的蜂箱盗取蜂蜜,但在大流蜜期,一种蜂强迫另一种蜂吐出蜜囊里的蜜,喙对喙地吸取,这种盗蜂现象恐怕很少见吧!我的父亲是个老养蜂员,2002年夏天,他就发现了这种有趣的现象。我处是一个中西蜂,野生、家养蜂共存的地区,5月初,第一个主要蜜源植物———刺槐开花,在这之前蜜粉源缺乏。刺槐刚开花,蜂场(黑意杂交蜂)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中蜂,开箱检查,箱内并没有1只中蜂。我的父亲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些中蜂不同于以前的盗蜂进箱盗取,而是直接骚扰采集回来的工蜂。养蜂者都知道,大流蜜期间,很大一…  相似文献   
4.
围王新解     
长期以来,养蜂界把围王和咬王混为一谈,认为围王必咬,围王应该立即解救。其实,围王和咬王是两码事,围王不一定要解救,而只有咬王时才应该去解救。在养蜂生产中,如果外出的蜂王错投到别的群中,或者蜂群失王时间较长而直接介入蜂王,育王期外界蜜粉源缺乏,交尾或出巢蜂王返群时,都有可能被围。这些情况下的围王,蜜蜂情绪异常愤怒,猛力振翅,有时还会发出吱吱的叫声,围王的蜂逐渐增多,整个蜂群一片混乱。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解救,蜂王很快会被咬死。还有一种情况,本质上与上述围王截然不同。我们用核群作交尾群时,本来蜂群很稳定,可是当我们…  相似文献   
5.
1.提高警惕,时时防范蜂螨的危害。2.注意一些治螨药物的抗药性,经常变换治螨药物品种。3.升华硫常用来防治小蜂螨,但污染很大,在大流蜜期和花期不宜使用。4.掌握蜂螨的生存规律,每个养蜂者都应了解蜂螨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出版的养蜂书籍往往只讲杀螨的方法、用药剂量,而不注重介绍螨类的生存规律(编者注:呼小明同志说得很好,确实许多书刊都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方面。同时,浙江的黄坚同志也来信建议我们开辟螨害防治的专栏。明年,我刊将重点宣传螨害的防治,并邀请专家讲座,分别就蜂螨的发现与分类、大小蜂螨的形态特征介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