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0头泌乳前期、健康状态良好的奶水牛,按品种、产奶量、产犊时间及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头,第1组:传统精粗分开饲喂组;第2组:全混合日粮(TMR)组。结果为:与传统精粗分开饲喂组相比,TMR组水牛的平均日产奶量下降有所减缓,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TMR组水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与传统精粗分开饲喂相比,TMR饲喂方式对泌乳水牛总固形物和乳脂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但对泌乳水牛乳非脂固形物含量、乳蛋白率、乳糖率、比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全混合日粮与传统精粗分开饲喂方式相比,可以增加泌乳后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对产奶后期产奶量的下降有减缓作用,改善泌乳奶水牛的乳品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人工瘤胃体外产气法研究体外条件下日粮中添加果寡糖(FOS)制剂对水牛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0.4%、0.8%、1.2%、1.6%和2.0%FOS组日粮可消化有机物分别提高0.84%、2.05%、2.06%、2.11%和1.34%,且差异均显著(P<0.05);代谢能分别提高1.45%、3.63%、3.63%、3.63%和2.32%,且差异均显著(P<0.05);培养液中微生物蛋白分别提高42.65%(P<0.05)、37.75%(P<0.05)、53.92%(P<0.05)、52.94%(P<0.05)和13.24%(P>0.05);挥发性脂肪酸分别提高20.9%、14.82%、18.97%、16.4%和14.58%,且差异均显著(P<0.05)。日粮添加FOS可以显著降低培养液中氨态氮含量(P<0.05),但对pH值无显著性影响(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FOS可改善瘤胃发酵功能,且以1.6%的添加量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LAB)、黑曲霉(AN)、热带假丝酵母(CT)、枯草芽孢杆菌(BS)与植物乳杆菌(LAP)组合对木薯渣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发酵效果最优的混合菌组合。试验以木薯渣为发酵原料,对LAB、AN、CT、BS与LAP进行不同菌种的菌液以1∶1体积比组合,共设5个不同组合,组合1:LAB+AN+CT+LAP;组合2:LAB+AN+BS+LAP;组合3:LAB+CT+BS+LAP;组合4:AN+CT+BS+LAP;组合5:LAB+AN+CT+BS+LAP;各组合分别添加1%尿素或者1%尿素+0.6%红糖,空白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对照组Ⅰ添加1%尿素;对照组Ⅱ添加1%尿素+0.6%红糖,各组均用生理盐水调制含水量为65%左右,于聚乙烯薄膜袋中真空发酵10 d。结果表明:1)不同微生物添加剂组合发酵木薯渣对木薯渣营养成分改善效果5菌组合优于4菌组合。其中,LAB+AN+CT+BS+LAP+尿素+红糖组合发酵木薯渣效果最好,与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了发酵木薯渣p H(P0.05),提高了乙酸和丙酸含量;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为最低,显著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2)添加相应的菌种+尿素+红糖发酵木薯渣有利于产生丙酸。3)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尿素能显著提高木薯渣CP含量(P0.05)。4)在木薯渣发酵过程中添加尿素+红糖比只添加尿素对木薯渣营养成分改善效果好。综上所述,LAB、AN、CT、BS与LAP组合添加尿素和红糖固态发酵木薯渣,可以有效改善木薯渣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过瘤胃赖氨酸(rumen protected lysine,RPLys)和过瘤胃蛋氨酸(rumen protec-ted methionine,RPMet)对泌乳水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5头泌乳前期、健康状态良好的奶水牛,按品种、产奶量、产犊时间及胎次相近的原则随机分成5组,每组3头.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5期(每期持续21 d),5个饲粮处理分别为对照1(基础饲粮1,精料粗蛋白质水平=16%)、对照2(基础饲粮2,精料粗蛋白质水平=20%);处理1(基础饲粮1+RPLys 40 g/d);处理2(基础饲粮1+RPMet 15 g/d)、处理3(基础饲粮1+RPLys30 g/d+RPMet 6 g/d).结果表明:1)与对照1比较,添加RPLys、RPMet对泌乳水牛产奶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泌乳水牛的产奶量,其中单独添加RPLys效果较好.与对照1和对照2相比,处理1的产奶量分别提高了10.0%和5.9%.2)添加RPLys、RPMet对泌乳水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添加RPLys和RPMet能提高泌乳奶牛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乳总固形物、乳非脂固形物含量,其中对乳蛋白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1相比,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29.0%(P>0.05)、36.8%(P<0.05)和54.3%(P<0.05);与对照2相比,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3.9%(P>0.05)、10.2%(P>0.05)和24.4%(P>0.05).综上所述,泌乳水牛饲粮中添加RPLys和RPMet能一定程度提高泌乳水牛的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5.
所谓极端环境是指高低温环境;高盐环境,高酸、高碱环境;高酸热环境,高压环境,还有其他特定环境如油田、矿山、火山地、沙漠的干旱地带、地下的厌气环境、原子炉等高放射能环境、高卤环境以及低营养环境等。能够在这些具有强烈限制性因子的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微生物,一般统称为极端环境微生物。我国西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0%,在这片浩翰的土地上,存在着许多的极端环境,尤其是天然的盐、碱湖星罗棋布,造成了典型的高盐或高盐碱环境。极端嗜盐菌生长于含盐量高达15%以上的环境中,最适盐浓度25—30%,若盐浓度低于12%,菌体就会变形或破裂死亡。  相似文献   
6.
广西水牛乳脂肪酸四季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季节对水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春、夏、秋、冬4个季节广西地区生鲜水牛原乳720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分析水牛乳脂肪酸四季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水牛原乳共检出38种脂肪酸,除C13:0、C15:0、C16:0和C20:4n6外,季节对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在四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短链脂肪酸(SCFA)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长链脂肪酸(LCFA)总含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SUFA)总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而夏季中链脂肪酸(MCFA)总含量和饱和脂肪酸(SFA)总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季节(P<0.05);夏季ω6系列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冬季(P<0.05),春、秋两季ω3系列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夏、冬季节(P<0.05);ω6与ω3系列脂肪酸比值在春季最低(4.43),其次是秋季和冬季,夏季ω6/ω3值最高(6.32)。由此可见,不同季节对水牛原乳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欲优化脂肪酸组成应合理改善日粮结构并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武宣县是广西第一个发展优质肉牛产业县,为了解武宣县肉用水牛养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放调研表、电话咨询、实地考察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武宣县肉用水牛存栏量、出栏量、产值、分布区域、杂交改良、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情况,介绍了武宣县发展肉用水牛产业的有利条件及经验方法,提出了武宣县肉用水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武宣县肉用水牛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赖氨酸(RPLys)和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Met)对水牛乳中乳蛋白含量与尿素氮和尿中尿素氮含量关系的影响。选择15头泌乳前期、生产状态相近、健康的奶水牛,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1、2组基础日粮CP分别为16%、20%,处理1、2分别在16%CP基础日粮中添加40 g/(d.头)RPLys、15g/(d.头)RPMet;处理3在16%CP基础日粮中添加RPLys 30 g/(d.头)和RPMet6 g/(d.头)。结果表明:在所有组(包括对照组和处理组)、未添加及添加瘤胃保护性氨基酸日粮组中,水牛乳尿素氮与尿中尿素氮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925、0.5153、0.6756,而在所有组(包括对照组和处理组)、未添加及添加瘤胃保护性氨基酸日粮组中乳蛋白含量与乳尿素氮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0016、0.1234、0.0088。若对尿氮排出的绝对量进行预测则其相关系数为0.2521。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泌乳水牛日粮中添加瘤胃保护性赖氨酸和蛋氨酸后,乳尿素氮浓度与尿中尿素氮浓度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乳尿素氮的含量来预测尿中尿素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饲粮中无机微量元素对肉鸡生产性能、饲粮养分代谢率和粪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选用300只0日龄广西快大型黄羽肉鸡(雌性),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进行为期63d的饲养试验。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Fe、Cu、Mn、Zn分别由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和氧化锌提供,添加水平为Fe100mg/kg、Cu20mg/kg、Mn120mg/kg、Zn120mg/kg;试验组分别用12.5%、25.0%、37.5%和50.0%的蛋氨酸螯合铁、铜、锰、锌替代基础饲粮各相应无机微量元素的25%、50%、75%和100%。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用不同比例蛋氨酸螯合物(铁、铜、锌、锰)替代相应无机盐可一定程度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饲粮养分利用率,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粪中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尤以37.5%的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饲粮中75%的相应无机微量元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此试验以象草为青贮原料,分为对照组、尿素处理组、豆粕处理组和全混合组,研究采用不同的物料和物料添加水平对象草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粕处理组感官评价高于其它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乙酸含量以全混合组最高,差异显著(P0.05),丙酸和丁酸均未检测到;各组营养成分平均隶属函数值结果显示尿素处理组优于其它处理组,其中以对照组结果最低。在该试验中,以尿素处理组青贮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