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高寒牧区无人机施药防控草原毛虫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为在高寒地区了解蝗虫微孢子虫(Paranosema locustae)对草地蝗虫的绿色防治技术.通过直升飞机施药,结果表明,施药30 d后,蝗虫微孢子感染率达到72%,感染指数为47.5%.与对照区相比,防控后蝗虫虫口数量显著降低,虫口减退率达到71.15%.防控后蝗虫种群虫口数量明显下降,表现出了可持续性防控效果,对...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开发利用长叶微孔草地上部位和地下部位所具有的药用价值和饲用价值,该研究对测定的长叶微孔草地上部位和地下部位化学成分的粗蛋白(凯式定氮法)、粗纤维(酸碱消煮法)、总多酚(Fol 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苯酚-硫酸法)、生物碱(分光光度法)成分进行了分析,为长叶微孔草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长叶微孔草地上部位具有16.71%粗蛋白、17.62%粗纤维、9.78%可溶性糖、60.11mg/g总多酚、26.67mg/g生物碱,地下部位具有9.22%粗蛋白、72.26%粗纤维、7.69%可溶性糖、64.69mg/g总多酚、15.51mg/g生物碱,具有一定的药用成分和饲用成分。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30%茶皂素、菜颗·苏云菌、氟啶脲三种生物制剂进行防控草原蝗虫的药效筛选试验.通过试验表明:30%茶皂素、氟啶脲在1 350 ml/hm2、300 ml/hm2的剂量下对青海草原蝗虫的平均防控效果第5 d分别为92.59%和91.67%,防控效果理想,符合青海省草原虫害防控技术要求,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祁连山地区利用直升飞机、生物药剂防控草原蝗虫技术研究与示范,防控效果较好,形成绿色防控体系,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高寒地区矿山植被恢复技术已取得成功经验,但是就如何发挥长期效益、巩固治理成效还在探索阶段.通过对青海省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项目的分析认为,采用围栏阶段性封育、更新复壮、鼠虫害治理和落实责任等措施,可以避免生态脆弱区矿山植被修复后的二次退化,是实现修复区长期治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草原蝗虫的危害与降水量及气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和气温对草原蝗虫的危害均有较大的关联度,5~6月份的降水和气温对草原蝗虫危害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7~8月份的降水和气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