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9篇
  11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典型干草原退化草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动态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典型干草原草地上选择样区,借助于Landsat卫生遥感影像,采用非监督分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典型干草原草地的退化与恢复特征,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草地退化经历了从逐渐退化到严重退化,再到有所恢复的发展过程。从所选择的卫生影像的时相分析,若以1973年为标准,则1987年草地退化最为严重,此时盐渍化草地面积也大,1996年退化草地面积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2.
在对紫斑牡丹传统品种的形态学性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把数量分类学中的Q型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经鉴定命名的花果叶等性状齐全的16个品种分类,并对34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结实情况、花型、雌蕊状况和雄蕊状况可为品种群下划分品种的标准.R型聚类分析的结果揭示了34个性状特征中,株高和冠幅(r=0.84...  相似文献   
3.
1引言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全球有近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作为主粮.水稻育种一直是各国育种学家最重视的研究课题.目前,水稻育种实践中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手段.但是近20a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育种学家愈来愈广泛地采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于水稻育种研究中,试图将一些控制优良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水稻,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万峰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地貌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是我国滇东喀斯特山地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滇东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本文在对保护区内现有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典型性、稀有性、脆弱性、多样性、感染力、面积适宜性、潜在价值、科研价值等方面对保护区的保护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认为保护区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保护喀斯特地区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紫斑牡丹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0.025、0.050、0.075、0.100 g·mL-1)的种皮和胚乳水浸提液对白菜、小麦和绿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究紫斑牡丹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紫斑牡丹种子休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且同一质量浓度下,胚乳浸提液的抑制作用强于种皮浸提液;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白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高于小麦和绿豆;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大于苗高和鲜质量;种皮和胚乳浸提液对3种受体植物幼苗的SOD、CAT和POD活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皮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受体植物幼苗SOD、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CAT活性持续下降;加入胚乳浸提液后,受体植物幼苗的CAT、POD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SOD活性则依然随着胚乳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结果可知,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浸提液中均含有能抑制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物质,并且能够影响受体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但是紫斑牡丹种皮和胚乳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黄姑鱼属石首鱼科、黄姑鱼属,俗称铜锣鱼、黄婆鸡、黄姑子等,为近海中下层鱼,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朝鲜半岛及日本南部海域。其生存水温6~34℃,适宜水温20~25℃,喜栖息于水深70~80米泥或泥沙海域。黄姑鱼肉味鲜美,是高档的海鲜品种,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产量以黄渤海为最高。近年来由于自然种群的日渐枯竭,野生黄姑鱼的捕捞量大幅下降。黄姑鱼具有食性广、生长速度快、死亡率低、不易发病、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绵羊精液中其他体细胞污染和裂解不充分等因素而导致精子RNA回收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试验以新鲜的美利奴羊精液为研究对象,采用Percoll+hSOF和Percoll+PBS密度梯度离心法和PBS直接洗涤法纯化绵羊精液,然后再采用TRIzol(65℃)法和TRIzol(65℃)+试剂盒法提取绵羊精子RNA,检测RNA的浓度、纯度和完整性,将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PRM1基因(编码鱼精蛋白1)和CDH1基因(编码上皮细胞钙黏蛋白),验证所提取的RNA是否受体细胞RNA和基因组污染。结果表明: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纯化绵羊精液较PBS直接洗涤法能更好地去除精液中的体细胞,但精子回收率低。Percoll+PBS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精子提取的RNA较PBS直接洗涤法纯度较高,但浓度较低;TRIzol(65℃)法提取的精子RNA较TRIzol(65℃)+试剂盒法浓度较高,但纯度较低。两种精液纯化方法(Percoll+PBS密度梯度离心法和PBS直接洗涤法)结合两种精子RNA提取方法[TRIzol(65℃)法和TRIzol(65℃)+试剂盒法]获得的精子RNA均能检测到PRM1...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述了水量平衡这一基本理论及其在确定森林覆盖率、人工植被的营建、节水灌溉及径流林业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RS和USLE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变化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将空间信息技术(RS和GIS)和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相结合对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量进行计算。分别利用1990年和2000年TM/ETM+影像分类得到两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结合鄱阳湖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壤类型分布图和流域降雨资料分别获取USLE模型中各因子值的空间分布,最后计算流域2个年份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赣江上游,信江上游,抚河上中游和修水上游地区;鄱阳湖流域1990年和2000年大范围土地经受着Ⅰ级微度与Ⅱ级轻度侵蚀,其侵蚀面积之和分别占流域面积的97.38%和97.30%;而流域产沙主要来源于Ⅱ级轻度侵蚀和Ⅲ级中度侵蚀,所占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58.16%和51.20%,其中中度以上等级的侵蚀对产沙量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从1990年到2000年土壤侵蚀等级变化呈现了由中等级侵蚀(Ⅱ级轻度侵蚀和Ⅲ级中度侵蚀)向低等级(Ⅰ级微度侵蚀)和高等级侵蚀(Ⅴ级极强度和Ⅵ级剧烈侵蚀)的2个极端演化的趋势。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量从1990年到2000年增长幅度达6.3%;土壤平均侵蚀模数都约为1 100 t/(km2·a),属于Ⅱ级轻度侵蚀。分析2个年份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发现鄱阳湖流域湿地和农田面积减少,建筑用地增加均是造成土壤侵蚀量增加的因素,而降雨侵蚀力因子空间格局也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单条线虫法提取DNA,rDNA-ITS-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ITS1、5.8S、ITS2和部分的18S和28S),将此片段纯化回收,克隆测序分析,与GenBank比对,结果为:该种群的基因序列与AY561436(基因库编号)的相似度为92.3%,与AB053485的相似度为91.3%.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鉴定该线虫为咖啡短体线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